其實我頗等待這一天,如釋重負。
兩個多月來,肩負了選委這一身份,一向不談政治的親戚WhatsApp群組,會忽然關心我提名了誰人,嚇了我一跳。中午去職員餐廳吃飯,侍應阿姐煞有介事來說悄悄話,問我投票意向,又凝重地透露她的觀點。忽然要跟他們談政治,會感到一言難盡。
這些情況在其他選舉裏不曾有過,立法會和區議會選舉一人一票,他們各有看法,想投票的各自去投。選特首是小圈子選舉,全港只有千多票,而且整個局都由建制掌握,我們只能在狹縫中游走,手中的一票確是罕有兼矜貴。
有朋友說,當選委是髒活,說得沒錯。我們在民主原則和lesser evil中徘徊,無論怎樣決定都會被罵,首先參與小圈子選舉就是錯,然後策略投票給曾俊華,會被指放棄民主原則,連他支持831框架、建議廿三條立法也默然忍受。不支持他嗎,又說我們背離民意,堅離地,還好我不是議員,否則還要受票債票償的威脅。
我不會忘記,超卓公關包裝下,曾俊華本來是怎樣一個官。決定投票給他,先是看民意,其次是抗議西環干預選舉,某程度上也是「含淚」。曾俊華最好的結局是高票落敗,在市民愛死他的一刻遽然引退,留下中環一夜星光的回憶。不做特首,便永不會被罵。
然後林鄭上場,連蜜月期也沒有。苦,我們繼續承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