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論︰勿忘選特首初衷 勿棄投票人自尊 - 李平

蘋論︰
勿忘選特首初衷 勿棄投票人自尊 - 李平

明日是香港第五屆行政長官選舉日,雖然只有1,194人有投票權、三位候選人都屬建制派,但市民的關注、參與熱情卻是空前的。因為經歷梁振英主政的人禍後,市民明白了特首一職對香港影響有幾深遠,明白了在沒有普選、未能對小圈子選舉說不之前必須盡力發聲,讓北京知道香港民心所思、民意所向,讓選委勿忘選舉特首的初衷、勿放棄投票人的自尊和香港的尊嚴。

不做北京行使提前任命權傀儡

香港特區政府的行政長官,與內地省分的省長、(直轄市)市長、(自治區政府)主席的最大分別,是行政長官對落實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負有憲制責任。特首選舉雖然迄今仍是北京指揮下的小圈子遊戲,但畢竟不同於內地省分可由中央空降候選人,然後在人大會議選舉時以超過99%的得票率「當選」。
特首選舉的初衷已包含了一國兩制的設計。但董建華獲「江握手」欽點出任首屆特首,這個初衷已被扭曲,曾蔭權的上台還寄託了公務員治港的中立希望,到梁振英與唐英年的競選泥漿戰,更蛻變成中共權鬥在香港的延伸。更不堪的是今屆特首選舉,北京把「實質任命權」變成「提前任命權」,不只欽點特定人士繼承梁振英職位、路線,還表明不信任、不任命其他候選人,這與內地指派省長有甚麼分別?因此,市民對選委的第一個期望,是勿忘特首選舉的初衷,維護選舉的公平公正,不做北京行使提前任命權的傀儡。
今屆特首選舉的特別之處,是梁振英未像董建華、曾蔭權一樣角逐連任,因此才出現是否延續梁振英管治路線之爭。梁振英雖獲賜全國政協副主席之職,但這是中共表明自己光榮、正確的需要,掩飾不了梁振英因香港主流民意的ABC(Anyone But CY)而被棄選,也不過是再給他一個「振華」而非「振英」的機會。一如當年董建華明明是被北京「查找不足」而下台,還要拿出「腳痛」請辭的蹩腳理由,繼而給他全國政協副主席頭銜以便他對「建華」再作貢獻。
梁振英禍港五年,中共權貴集團公然侵蝕香港經濟、文化利益,公然侵犯港人人身安全和民主權利,選委們就算還未身受其害,難道要坐等梁振英2.0打到身邊?因此,市民對選委的第二個期望,是勿忘ABC的初衷,勿讓梁振英2.0為禍香港。

為享免於恐懼自由投下自主票

再來看看北京為特首訂下的「愛國愛港、中央信任、有管治能力、港人擁護」四條標準。論愛國愛港、中央信任,林鄭、董建華、盧文端散佈的曾俊華當選不獲任命論,幾乎淪為笑話,也成為輿論批評中共欽點、質疑中共高層權鬥的把柄。論管治能力,林鄭月娥或許真的「好打得」,但撕裂中的香港需要的是包容、融合,是能在中港衝突、民主派與建制派衝突之間折衝樽俎的領導人,不是對西環聞笛起舞的強政勵治者。論港人擁護,民調顯示曾俊華的支持度大幅拋離林鄭月娥、胡國興,說只有曾俊華符合「港人擁護」這一條也不為過。因此,市民對選委的第三個期望,是勿忘特首須得到港人擁護、港人治港的初衷,勿讓西環、中共權貴的代言人以中央、以國家的名義治港。
當然,選委們願否順應民意、勿忘初衷,關鍵在於是否明白皮之不存、毛將焉附的道理,在於願否維護自己的人格、尊嚴。今次選舉,從提名到投票,北京除了在深圳召見選委、親共人士宣旨、訓話之外,西環在香港發出奪命追魂CALL、勒令投票要拍照候查、選票會運返內地驗指紋等傳聞不絕於耳。或許有選委擔心,自己拂逆北京的旨意,會像李波、林榮基那樣,在香港或在中國被失蹤,但正正為了享有免於恐懼的自由,享有特區政府和法治的保護,選委們更應該投下自主、自尊的一票,選出能履行維護一國兩制憲制責任的特首。

李平
周一至周六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