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籽:浪跡遊踪】
社交媒體上不難見到「出走」的資訊,這邊A君搶到平機票,那邊B君在世界另一端打卡,弄得人人也想拖篋出發,只恨香港打工仔年假得十幾日,剛出走舒口氣,又得重回現實。怕出走或許因盤川有限,面書「周圍行CircleWalker」專頁版主朱樂恩,選擇面世13年的沙發衝浪(Couchsurfing),親身「住進當地人的家」廣交好友又節省旅費。要Gap Year半年浪遊他鄉,其實唔難。
「因為免費!沙發衝浪是免住宿費的,至少節省一部份支出。」以「周圍行」(CircleWalker)為筆名在面書開設同名專頁的朱樂恩爽朗地笑着說。
旅人網上租屋網站Airbnb現時打正旗號賣「住進當地人的家」的地道風情,但此意念早已在旅人之間流傳。2004年,四位旅行愛好者成立「沙發衝浪」網站,鼓勵不同國家的網站會員招待別國來訪的會員,藉此讓旅行者與當地人有更緊密聯繫。當中不涉及金錢利益,會員之間多以「分享」作回報,例如煮一道家鄉菜跟屋主共嚐、或是共奏一曲等。網站資料顯示,時至今天,「沙發衝浪」會員已遍佈全球十萬個城市,人數高達約一千四百萬名,約等於香港總人口的兩倍。
繪畫肖像 突破語言障礙
曾經從事傳媒行業的CircleWalker,去年毅然辭職,經過不足兩星期的計劃就出走歐洲四個月。這四個月期間,她足迹踏遍東北西歐,途中曾到莫斯科、倫敦、哥本哈根、奧斯陸、斯德哥爾摩、赫爾辛基及杜拜等二十七個城市,所有住宿都是經「沙發衝浪」安排。「找屋主時,我需要先去信打招呼,跟對方傾談後才知道是否能入住他的家。」沙發客在去信時多會言明「分享」甚麼,CircleWalker就選擇為屋主們畫肖像畫。
「我覺得畫畫是認識人的橋樑,部份時間,語言真的溝通不了,反而透過畫畫轉化在紙上,然後他們看到自己的樣子在紙上,他們也會開心,這是一個交流。」雖說英文是國際語言,但大部份歐洲人與香港人始終不以英語為母語,要流暢溝通有一定挑戰性。而畫畫令她感受最深的一次「交流」,是在俄羅斯。「我們一直以文字溝通,見到真人時才知言語不通,面對面都要用Google Translate,因而互相減低了溝通的興趣。」但當坐下畫畫時,對方一家人擺好甫士後,靜靜地讓她畫,一盞茶時間過後,面對畫好的水彩畫,大家互望而笑,「我想我們那一刻大概是明白了對方吧!」無聲勝有聲,便是如此。
阿布扎比 住大宅客房
CircleWalker雖然講明為免費才「瞓梳化」,暗地裏我卻覺得原因不只如此,皆因她四個月旅程共花費約港元三萬多,以「窮遊」而言,屬極盡富貴。向她問多兩句,CircleWalker終於坦白從寬,她說:「我覺得最重要是旅途上有一個人關心你。我去獨遊,住青年旅舍感覺很孤獨,睡一覺,起床後面孔都不同了,相處的時間也很短暫。」原來獨遊女子始終需要有人分享開心事,「沙發衝浪就不一樣,兩三晚都是跟同一位屋主相處,溝通時間可以長一點。而且旅遊後回來,我至少記得屋主的名稱和喜好,有些還保持聯絡呢!」
她試過在哥本哈根打地鋪,也睡過阿聯酋首都大宅客房,遇上有趣的屋主,似乎比睡對沙發客更加重要。「夠幸運的話更可以遇上啱傾啱講的同好!我在芬蘭的屋主,他是一位漫畫家,以畫漫畫為生。」經該屋主的介紹下,CircleWalker到訪芬蘭首都赫爾辛基的動漫中心,隨心進場畫了一個下午的畫,十分寫意。「在香港,無論你參加甚麼活動,都會有一些人在監控着,但原來在赫爾辛基不會,就連職員也坐下一起畫畫,我第一次感受到甚麼是平等。」在勞碌生活中,發掘出一絲與平常生活不同的感知,或許就是出走的意義吧!
「周圍行歐洲」畫展及繪畫攤位
畫展日期:即日至另行通知
時間:周一至周五:中午12時30分至晚上10時;周六及周日:中午12時至晚上10時
繪畫攤位日期:3月26日
時間:下午2時至6時
內容:CircleWalker為來訪者畫肖像畫,每張需時約15分鐘,畫作自由定價。
地點:香港灣仔巴路士街17-21號樂景大廈地下四號舖Kafulin Gallery
網頁: http://www.circlewalker.me
fb:CircleWalker周圍行
共享旅遊 共乘共住最緊要夠勤力
「沙發衝浪」促成不少旅人與當地人共住的機會,雖然網站會員都經過認證,但獨遊旅人在入住時,又如何保障人身安全?CircleWalker建議各位旅人要勤力研究眾屋主的「參考評價」。如同網購網站的信譽評級般,屋主的「參考評價」由曾經借宿的旅人留言,「多負評的就不要考慮」,另外,若「參考評價」多由屋主所在地的人士留言,有機會是屋主朋友乘機好評,未必中肯,要小心分辨。
記者:黃樂雯
攝影:王國輝
編輯:蕭家慧
美術:孔文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