競委會首次出擊 控五IT公司圍標

競委會首次出擊 控五IT公司圍標

【本報訊】競爭法實施超過一年,競爭事務委員會首次入稟競爭事務審裁處興訟,指控5間資訊科技公司涉嫌合謀參與圍標,在招標時提交虛假標書,投標價實情早已操控,讓其中一間公司以最低價出價,提升其中標機會。據悉,有關合約金額約百多萬元。競委會現要求審裁處宣佈相關公司違反《競爭條例》,並施加罰款。
記者︰歐陽聯發 譚靜雯

五名答辯人依次為Nutanix Hong Kong Limited(Nutanix)、英國電訊香港有限公司(BT)、新龍國際有限公司(SiS)、Innovix Distribution Limited(Innovix)及科技21系統有限公司(Tech-21)。
YWCA去年7月招標,讓提供並安裝應用Nutanix科技的伺服器系統公司入標。首答辯人是Nutanix產品供應商,公司有交易登記系統,凡有零售商找到新客並在系統登記可獲優惠價供貨。

標書錯處相同 女青年會舉報

首次招標在去年6月21日舉行,YWCA邀請了12間公司入標,但結果只有BT投標。YWCA規定最少需有5間公司參與投標,所以需要進行第二輪招標。7月8日第二輪招標,YWCA再邀請9間公司參與,結果BT、SiS、Innovix及Tech-21均有參與,其中以BT投標價最低。但YWCA職員發現,其餘三間公司的標書格式相似,標書上的錯處和資料遺漏也出奇地相同,於是向競委會舉報。
入稟狀提及,競委會調查發現,首、次答辯人是圍標計劃始作俑者,雙方同意找來四間「傀儡公司」假裝參與投標競爭,有人提供Nutanix產品的價目表,又有人提議由次答辯人提供預先寫好投標者的虛假標書,讓「傀儡公司」簽署蓋印便可。

競委會臚列大量證據,包括參與圍標公司職員的電郵及WhatsApp對話內容,當中顯示,第三至第五答辯人的標書有多處重要錯漏,包括漏填公司地址、商業登記資料、在資料欄寫着「請填上」。競委會認為種種迹象顯示他們無意勝出投標,卻假裝參與競爭,有意讓次答辯人中標,已涉嫌參與圍標,違反了《競爭條例》下的「第一行為守則」。
競委會補充,案中涉及的安排包括由Innovix、SiS及Tech-21提交虛假標書,而Nutanix則在BT的幫助下協調上述的投標行為。根據條例,反競爭行為一經證實,審裁處可判處罰款,最高罰款額為涉案公司在違法期間三年營業額的一成。《競爭條例》2015年12月中正式生效,今次是競委會首次入稟審裁處,主席胡紅玉形容是香港執行競爭法的重要里程碑,重申圍標嚴重損害消費者利益,競委會將嚴正處理,全面打擊圍標。
案件編號:CTEA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