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言明末秦淮八豔之一馬湘蘭擅畫蘭花,清初已見於著錄。《式古堂書畫匯考》稱其作品「一花數莖,弱態不勝」,倒是頗合世人對天涯歌女柔弱美麗的想像。
掛她名字的各種蘭花圖在整個清代都有流傳,許多人寫過詩詞來題詠。越到後來,這些詩和畫就越像朦朧的影子,不斷提醒大家晚明時曾經那樣風流,但真跡如何已越來越不可問。晚清有一部小說《續孽海花》,裏邊有名妓小玉。恩客送她四個條幅,乃是「馬湘蘭的蘭花,卞玉京的竹子,顧橫波的梅花,柳如是的白描觀音」。一句小說家言,造起了晚明才女全神殿。
這股追慕之風發展下去,有了極為奇特的展開。嚴學淦《海雲堂詩抄》裏寫到一枚馬湘蘭小印,鐫「浮生半日閑」五字,說是董香光、藍田叔諸公西湖社集,席間何雪漁為湘蘭作。鄧之誠《骨董瑣記》亦曾提到這枚印章,更詳錄邊款,借鐫刻者何震鐵筆,點出時間地點與人物──壬子穀日,偕藍田叔、崔羽長、董玄宰、梁千秋社集舟中,女史馬湘蘭索刊。
這真是令人目眩神迷的才子才女全神殿plus。而印章重現人間的過程就更加傳奇,據說是漁人從甓舍湖中打撈起來的。於是有好事者請羅聘畫了《湖船雅集圖》,又有好事者拿這個題目作消寒雅集,大家一起寫詩玩。
若問我,自然很難相信這樣的巧合;若問古人,卻不妨覺得他們有幾分認真。為了坐實這份認真,翻檢《中國古代書畫圖目索引》,得馬氏作品十五件。它們分佈在上海、安徽、廣東、無錫、吉林、天津、蘇州、北京……九畹遺香不絕如縷,隔代又隔代,她的追求者依然遍佈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