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耆英畫畫班老師:眼矇手震 都有另類玩法

十年耆英畫畫班
老師:眼矇手震 都有另類玩法

現年76歲的繪畫老師林小枝,中氣十足地對學生說:「我再重覆一次,唔好咁勤力!」
勤力都要駡?原來她的門生平均年齡高達七十,可能是全港最老的畫班。十年來,她就在彩虹的長者屋苑義務教畫,尋健康和快樂:「不是訓練他們,而是跟他們一齊玩。」林老師更直言,即使老友記眼朦手震,也有另類玩法!
記者:蘇汝卿 攝影:伍嘉亮 剪接:魏利民

畫班強調要快樂健康,「零功課」每星期一堂,一開畫同學十分專注,下課仍不願放下畫筆。

對長者新手,林老師會出動法寶--燈箱,臨摹其他畫家作品,畫得相似,自然能增加學生自信。

十年義教,林小枝表示自己賺了:「每次我不舒服,十個八個圍著我,晚上又送湯。學生對我太好,我的付出很值得。」

「好多野都係咁玩出黎。」每次楊樹威導師示範潑畫,學生都特別雀躍。畫班可學習不同類型的畫風,例如:國畫、素描、塑膠彩、錶畫等。

畫家林小枝三歲開始畫畫,2005年搬到彩頤居長者屋苑,翌年在屋苑展覽自己作品,竟令一班長者街坊「心郁郁」:「我們想學,但付不起學費,可以免費教我們嗎?」住客黃國豪坦言,退休後無收入,當時直接提出邀請,而林小枝打算以畫會友,一口答應,一教就十個年頭。

從未接觸畫畫,到現在成為導師的黃國豪,手傷後一度擔心無法作畫。痊癒後仍會手震,他經老師鼓勵下,由寫實轉為抽象風,時有佳作。

「我好鍾意花,雖然留不住,但可把它們畫出來。」十年前,要照顧中風的丈夫,而放棄自己栽種近廿年的花草。畫展上不少街坊讚「花靚」,王馨嬋特別高興。

六、七十歲才初提畫筆,林小枝表示不少長者缺乏自信:「初學的時候,是很怕的。畫出來的,人不像人,像猴子。」而林老師收生,只有一個門檻:「要鍾意,鍾意已經是天份。」本身教畫六十年的林老師,教導長者有兩大法寶:一、燈箱:臨摹不同畫家的作品,一畫出來相像,學生有滿足感,又能理解當中技巧;二、轉抽象畫:由精確形似的寫實風,轉為神似的抽象畫,像幾年前跌傷手的大師兄黃國豪正是例子:「那段日子唯有就在圖書館看畫,後來痊癒,但手震震,於是開始玩抽象畫。」

「這是一男一女跳舞,畫了兩天,是自己構思的。」十年前只會臨摹,謙稱自己欠缺創意的施傑玲,今天已成為導師。

今年二月彩頤居畫班展出成果,畫展「樂在畫中尋」,希望香港長者都相信自己可以繼續玩,畫出自己的海闊天空。

林老師強調要「玩得健康」,每星期一小時半,零功課,怎料這班學生日夜偷畫,令她十分勞氣:「明明不舒服,又整一張出來。」她最記得有學生待丈夫睡著,就在床上開燈,偷偷畫畫。「非常沉迷,所以我勸他們不要這樣。」不過,沉迷似乎情有可原。86歲的萍姐(邵錦萍)表示:「我們自小沒機會讀書,一直想學新東西,但要賺錢、養子女,六十多歲後才有屬於自己的時間。」今年76歲的黃國豪自言內心不快,不習慣說出口,惟以畫筆,抒解心事:「我們一進來住,人人精神爽利。但幾年後,有些坐輪椅,有些拿枴杖,有些去世了。畫畫的時間,你便不記得這些。」而老友記畫下的,是永遠不會老的自畫像、年青時栽種的花草、身在遠方的孫女.....一筆一畫都是生命的功課。

2006年開班,由四名學生輪流出錢租場地,後來每期近二十位報名,連房協也免費提供場地。十年來,由初階班變成低調高手,不少學生更成為義務導師,大家亦師亦友。今年二月,他們在彩頤居舉辦畫展「樂在畫中尋」,邀請親友和街坊觀看。70歲,由學生「升呢」為導師的王馨嬋指,展覽令她不少朋友大吃一驚:「嘩!你守很大的秘密,現在才知道你會畫畫。」林小枝最希望長者都相信自己可以繼續玩,畫出海闊天空:「有精神上的享受和快樂 ,做人更有尊嚴。」她指畫畫是成本低又能提升人的活動,希望政府推動長者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