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學家說3月是破月及嘈吵的月份果真應驗。雖有3月8日國際婦女節,然而,南韓女總統朴槿惠被彈劾下台。那邊廂,英國女首相文翠珊上周在下議院通過啟動脫歐程序,電視上所見她蒼老了,皺紋明顯地增加了。蘇格蘭議會要求再次就蘇格蘭獨立公投,被文翠珊一口拒絕,但在蘇格蘭地方議會內引起激辯,帶領激辯的三黨魁(保守黨、工黨及民族黨)都是女強人。三個女人一個墟果真無講錯。
而特朗普上任後第一次G20財長會議上周末舉行。受到美國新政府政策上的改變及在美國新任財長姆欽的堅持下,G20已不再強調維護自由貿易作為一個大原則,而姆欽亦強調美國不再主張自由貿易(Free Trade)而改為主張平衡貿易(Balanced Trade),主要政策會以美國利益為首。與此同時,美國新任國務卿旋風式訪問了日本、南韓及中國後,亦不見得極為棘手的美日中及兩韓的外交及軍事活動有何緩和之處,整個大局只可形容為非常緊張。
在外圍立立亂的情況下,香港的行政長官選舉三人賽只在走程序等投票,論壇及選舉活動全無新意,連唐英年都說今次選舉不如2012年般刺激。唐英年是對的,2012年行政長官選舉是埋身拼個你死我活的肉搏戰,而今次是兩男鬥不過一女的walkover,大家倒不如預測一下本星期日林鄭月娥的得票會是近800票還是700票吧!反之,如8.31政改方案沒有被立法會否決而本周日的行政長官選舉是由普選式的一人一票選特首的話,那麼刺激性會大大提升。
姑勿論林鄭月娥本周日以高票或低票當選,港人衷心及合理的期望是下任問責班子應由與職責對稱的合資格稱職人士擔任。問責官員的背景及來源應根據有關職責範圍而定。有些職責如醫療、基建、住屋及財經應由有專業背景人士擔任;而民政、勞福、政改及公務員事務等範疇則可由資深公務員擔任。當然,有專業背景亦有表現的公務員可被看高一線。
亦因為有經驗、稱職及有使命感的問責官員難求,候任行政長官亦應積極考慮挽留做得、打得、有表現但心態疲勞有去意的現任問責官員。因為已在社會其他崗位有要職的公職人士亦難求,所以在非問責官員行列抽走能幹之士進入問責隊伍亦會是社會整體之失。因此,挽留有去意的能幹問責官員留任是上算的。
最後,客觀而論,問責司局及署級下屬部門架構的重組以求增加政府運作效率及減低部門各自為政的改革是必須的。然而,現屆政府上任前提交立法會的架構改革及問責官員的增添遭滑鐵盧後,準候任行政長官可能因產生歷史重演的負面陰影而不願提架構改革。這取向有一定的可能性,但會使不暢順的政府運作效率原地踏步,非香港之福也!
周光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