術後即飲魚湯易長肉芽

術後即飲魚湯易長肉芽

【本報訊】不少人把魚湯列入健康餐單中,亦有指魚湯可助手術後的傷口復元,但中醫師指出,雖然魚湯性味甘平、含豐富蛋白質、低脂肪,有助肌肉增生及傷口復元,但臨床而言,不建議手術後5天內飲魚湯,以免令漸結痂的手術傷口長出肉芽,反而會影響「埋口」。
很多人認為以魚煲湯,脂肪較用豬肉熬湯為少。註冊中醫師何慧潔指,不少人在飲過肉湯後,會感到「飽飽滯滯」,很多時與湯水含有太多脂肪,難以消化有關,加上春天濕氣較重,紅肉容易阻塞生痰,故宜少飲紅肉熬的湯水。

低脂高蛋白 益血生肌

魚湯所含的蛋白質和奧米加3等必要營養素,與其他肉湯、花膠湯等相去不遠,加上魚湯脂肪較少,營養較易被身體消化及吸收,對脾胃負擔亦較少,特別適合春天飲用。雖然春天適合多飲魚湯,但在熬湯的時要留意材料配搭,花生、其他肉類等高脂配料宜少用,可改以青木瓜、沙參、玉竹、豆腐等代替。飲完湯後應再喝適量清水中和,以利脾胃消化,否則「飲魚湯都可以滯胃」。
何指,中醫認為不同的魚湯功效各異,例如鯇魚頭湯甘溫無毒,能夠治虛勞、驅頭風。鯽魚湯性味甘平,能治脾胃虛弱,《醫林纂要探源》云:「鯽魚性和緩,能行水而不燥,能補脾而不濡」。鯪魚湯則能健筋骨、活血行氣、清熱利濕。魚湯具開胃、益脾、益氣血作用,且有助肌肉生長,適合體形偏瘦弱人士飲用。孕婦產後若要「上奶」,魚湯亦是不二之選,「每日飲一至三碗都得」。
雖然魚湯能益血、生肌,但未必適合手術後飲用,何稱涉及要麻醉的手術,術後脾胃消化功能回復需時,不宜吸收脂肪,湯水一般由多種配料熬製而成,高營養但亦高脂,不宜術後5天內飲用。她指近年臨床發現小部份病人在手術後飲用魚湯,手術的疤痕位置會輕微長出肉芽,影響傷口結痂及埋口,建議術後飲生滾湯較適合。
■記者于健民

想輕輕鬆鬆健康啲,記住留意健康蘋台
http://health.appleda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