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不相信針灸,只是未遇上讓自己感受針到痛除的能手!
好幾個月前,肩膀勞損、說痛楚又非痛不欲生,說不痛楚卻叫你忐忑難受。朋友提議到「福明堂」找年輕醫師陳志勇針灸……打波傷腳,一次舒緩、兩次解痛、三次復原;對方如是說。
咁神奇?
半信半疑求診,反正收費立標準,並非那些什麼什麼神醫隨便開天價費,即管嘗試。
真神奇!
施針治療半小時,肩膀痛楚完全消失,信心倍增。
針灸試過無數次,次次無功而回,都是針灸醫師一面針一面告訴反應理該如何如何……而非真正自身感受。
自己如假包換的針灸貼身感受?
那是……每次落針,針針痛!
陳志勇醫師很年輕,起碼看來非常嫩。
嫩到什麼程度?
約到新城財經台接受「遊山玩水」訪問,人到了,坐在前台等候,監製兼拍檔葉泳詩接獲通知,出來接待;一次、兩次、至第三次,次次皆見整齊西裝少年安靜坐在前台,左看右看怎麼看都不似所謂傳統中醫師。最終上前問津才解疑團,中醫師新形象,須似陳志勇!不一定老氣橫秋,而是光鮮企理,講解病情簡約易明。例如「濕熱」、「多風」、「傷脾胃」,除非閣下未看過中醫,不然絕對耳熟能詳可不明所以。什麼是濕?什麼是熱?什麼叫多風?風從何處來?中醫的脾、可是英文的Spleen?
從來不清不楚。如果有位醫生清楚利落告知,起碼日常生活可以按症醒覺,保障健康由自己做起。
當然落針、打脈、下藥都須準確,讓求診者感受好轉、而非耽症。
還有、不用太麻煩煲藥!
粉劑、膠囊裝都將藥性減弱,煲藥飲之,仍是中醫治療重要一環。「福明堂」有煲藥服務,不單看症後行街兩個鐘,回頭吃藥。而是煲好了,放入強力膠袋,封好,帶回家、帶出門、帶上飛機、用滾湯開水浸之,然後開小洞,倒出飲用,方便不得之了。更可在;例如灣仔、太子的醫療中心看病,家在元朗,着家人到元朗的中心領藥,讓中醫治理從過去煩不勝煩的過程簡單易行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