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今時今日的數據中心可謂與香港人生活息息相關,隨着互聯網的發展,數據中心不再單單是銀行、金融及保險服務業才會用到,每個人手機、電腦上的相片、文件都會存放於雲端,而這「嚿雲」正正就是數據中心。
港交所日處理上千億成交
數據中心早已在銀行、金融行業廣泛應用,港交所(388)每日數百億甚至上千億元的成交、銀行每日數以十萬元計的電子商貿都利用數據中心作為平台。大公司獲取大量的「大數據」,如用家年齡、性別、消費習慣等亦是傳送到數據中心作運算。
香港資訊科技商會榮譽會長方保僑表示,數據中心已經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例如電訊公司提供的寬頻服務、Dropbox和Google Drive等雲端儲存服務、OTT網絡電視內容等,都是利用數據中心作為平台或跳板,就連餐廳收銀都會放上雲端。他指現時很多公司都將電郵系統由公司的伺服器房,轉為放到數據中心,「放喺公司可能會因為冇電而死機,server(伺服器)房亦可能出現唔夠冷氣問題,難以全天候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