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為打擊內地水貨客的一周一行政策已實施兩年。根據差估署最新公佈的重估差餉租值結果,發現上水商舖租值繼續逆市上升,部份地舖仍按年升逾一成。一直是水貨客集中地的上水,多條街道如新康街藥房越開越多,同一條街專做街坊生意的電器店續約時,被業主加租近一倍至15萬元,老闆直言只做街坊生意根本無法承擔昂貴租金,5月底要結業。
電器店加租近倍
本港零售市道也轉趨弱,即使一周一行已實施兩年,但上水藥房「勢力」未減退,越開越多。差估署重估結果顯示,新康街一間原空置地舖,今年已有藥房承租,下年度租值約109萬元,按年升4.6%。
同樣主攻水貨客的巷仔街地舖,下年度租值仍有約15%升幅。
上水商舖租值逆市上升,街坊小店相繼結業。新康街一電器店,門外張貼租約期滿,清貨大減價橫額。負責人張先生稱,約700呎的電器店今年5月租約期滿,業主大幅加租近一倍,由月租約8萬加至15萬元,「我地只做本地人生意,根本交唔到呢啲租。」
電器店於新康街經營近10年,「以前多啲遊客,但近兩、三年都冇乜遊客,全部都係水貨客,舖租加本地人唔買,(街坊舖)執吓一間又一間」。他又稱,近月有不少街坊表示不捨,「街坊知道我哋要結業,話想買個燈膽都難,個個都話好唔捨得。」差估署最新數字顯示,該店下年度租值按年升5.4%。
■記者譚靜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