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院急症室推長者分流

威院急症室推長者分流

【本報訊】冬季流感高峯期下,急症室求診人數急升,內科病房亦逼爆。新界東重災區沙田威爾斯親王醫院推出先導計劃,派出老人科醫生及護士進駐急症室,為輪候內科病床的長者治療,免卻長者滯留急症室數小時才能上病房,亦可及早開藥或安排轉院,長者入院率可減低10%。

及早決定開藥或轉院

威院共有433張內科病床,全年使用率均超過100%,流感高峯期使用率更逾120%。病床爆滿,病人在急症室接受初步檢查後,往往要長時間等候才能上病房,更曾有病人等足12小時才有床位。該院老人科副顧問醫生何韻施表示,病房才有老人科醫生駐診,轉到沙田醫院也要在病房安排。為加快治療,去年12月中推出老人專科急症分流服務,由老人科醫護進駐急症室,為正輪候上病房的長者評估及診治,再決定繼續等床位、取藥出院或轉院。
服務去年12月16日展開,截至本月10日,老人科護士共為847名輪候入院長者評估,當中314人由老人科醫生即時診治,187人即約六成人成功分流,包括七成治療後即時出院,三成人轉送沙田醫院。計劃又提供快速外展支援服務,由護士上門跟進病情,一至兩周會安排回老人科門診覆診,92%病人4周內不需再入院。
何指每月到急症室求診長者有近4,000人,當中有1,200人需要入院,先導計劃能將內科病房進行的治療提早在急症室進行,有效減少10%長者入院率。現時僅周一至五上午9時至下午6時有分流服務,若能增加人手加長服務時間,成效將更大。
此外,為加快內科病床流轉,威院中央護理部2015年增設出院等候室,流感高峯期間運作,出院病人會先轉到等候室等候取藥等,及早騰空病床。今年1至3月中已有621人次使用,總使用時間為1,582小時,預計本年度服務約1,000人次。
■記者嚴敏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