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港府今公佈垃圾徵費詳情,並於27日提交立法會審議,預料徵費水平依據可持續發展委員會建議按戶收費,住戶需購買專用垃圾袋裝載垃圾,3人家庭每月收費約30至44元、工商垃圾每噸400至499元。現時多個團體推行垃圾徵費試驗計劃,試用環保署設計的專用垃圾袋,一個最大20公升垃圾袋模擬徵費3元;若每日用一個,每月垃圾費達90元。
記者:潘柏林
環境局局長黃錦星今日下午宣佈徵費具體內容,本月27日提交立法會環境事務委員會討論,料立法需時一年,立法通過後展開為期一年至一年半的準備期,最快2019年下半年推行。港府料參考可持續發展委員會建議,住戶需購買專用垃圾袋裝載垃圾,物業管理公司統籌收集後交食環署處理;若屬唐樓、村屋無物業管理公司,則需聘工人或自行將專用垃圾袋棄置在食環署垃圾站。
分背心及平口袋設計
環保署早前設計專用垃圾袋,配合團體實行垃圾徵費的試驗計劃。家用垃圾袋分背心袋和平口袋設計,容量有5、10、15及20公升4款,20公升垃圾袋較與現時公屋派發白色垃圾袋略大。署方模擬垃圾袋每公升徵費0.15元,換言之,一個5公升袋徵費0.75元,10公升垃圾袋徵費1.5元,15公升收2.25元,最大20公升袋徵費3元。無綫新聞昨晚報道,垃圾袋大小將分9種,最小容量的收0.33元一個。
《蘋果》記者邀請住公屋的雲姐試用垃圾袋,她一家四口,晚飯的剩菜、橙皮、皮蛋殼、花生殼及膠樽等塞滿5公升垃圾袋。客廳另外用15公升垃圾袋,料一周最少用一個。她起初估計垃圾袋僅需幾毫,對垃圾袋最貴3元感驚訝,估計以後每月垃圾費逾30元,雲姐指廚餘佔家居垃圾最多,卻無回收出路,未來或切碎廚餘用盒儲起,隔幾天才棄置,「我3日掉一次,盡量慳!」
試驗屋苑減廢6%
綠惜地球項目經理袁穎欣一家七口住在私樓,去年9月參加垃圾徵費試驗計劃,每日用一個15公升垃圾袋,每月模擬垃圾費67.5元。她指家人數目多,廚餘佔垃圾三至四成,一晚有5個橙的橙皮、湯渣等,若未來廚餘回收有出路,料改用10公升垃圾袋已足夠。屋苑參加試驗計劃後,減廢5至6%。
綠惜地球環境倡議總監朱漢強指,過去港人處理垃圾「吃免費午餐」,若3人家庭每月收費約30至44元,每人每日只是幾毫,認為收費合理。他建議徵費初期可免費派發適量的收費垃圾袋,讓公眾熟習運作;綜援人士可獲派一定數量的垃圾袋予減輕負擔,三無人士則可透過關愛基金支援。
綠領行動總幹事何漢威擔心徵費水平過低,他引述過往調查,較多人認為3元一個15公升垃圾袋,即較署方模擬收費水平貴三分一才着緊減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