盼回歸文化設施定位

盼回歸文化設施定位

【本報訊】政府近期終決定在兩幅地皮的賣地條款中,加入設立戲院的要求。嘉禾首席營運官鄧小慧表示,業界爭取多年,終略見成果,希望戲院不只作為零售商戶進駐商場,更可回歸文化設施的定位。
戲院本屬文化標誌,可是近年有淪為「零售商戶」之勢,去留亦身不由己。以嘉禾於尖沙嘴的港威戲院為例,鄧小慧指,業主有意改租予飲食業,戲院能否留低,很大程度取決於業主想法。業界一直呼籲發展商留位建戲院,她笑稱「日子有功」,遊說見效,政府將於沙田和啟德兩地地皮加添設置戲院的條款。
「區區有戲院」是一個宏願,但現時大部份戲院仍集中於市區。新界北人口龐大,沙田、大埔、北區三區合計逾180萬人,卻只有2、3間戲院。鄧小慧指,目前粉嶺有兩間戲院,合共5個影院、約500個座位,對新界北而言「只是剛剛夠」,未來嘉禾對上水、大埔等有戲院競投的地方,均躍躍欲試。
瘦田無人耕,耕開有人爭。英皇娛樂、HMV數碼中國(8078)主席蕭定一、天馬影視(1326)近年都有意加入戰團。鄧小慧指,難以避免競爭,「好多人可能見行業又回復升軌,咁又不如試吓。」她稱熱門電影,間間戲院都會上映,若想突圍而出,便要「鬥包裝、鬥服務」,相信最終受惠的仍是戲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