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食環署、康文署早前建議在2019年實施垃圾徵費前,將路邊垃圾桶數量大減四成至2.43萬個,即減約1萬個,公共空間回收箱數目則增四成半至4,000個,令回收箱和垃圾桶比例由現時1:14增至1:6。綠惜地球環境倡議總監朱漢強認為,減桶有助市民增加減廢意識,料住宅區需求相對較細,其垃圾桶數量的減幅更顯著;至於旺角、銅鑼灣等鬧市,減桶速度不會太快。
倡成立減廢宣傳隊
環境局局長黃錦星早前指,減少垃圾桶目的為實施垃圾徵費做準備,避免市民濫用路邊垃圾桶以逃避徵費。被問徵費後會否有大量市民為逃避繳費,違規將垃圾丟在街上棄置,朱稱台北、首爾在實施徵費時,也曾有這些憂慮,而本港仍有兩年時間,相信足夠政府推動宣傳,讓市民了解垃圾徵費和減廢的意義。
朱漢強建議當局成立減廢宣傳隊,到公私營屋苑、村屋等地方宣傳,避免實施政策時,居民以「唔知」作藉口習非成是,亦可培育公眾知廉恥的意識,減少前線執法壓力。
■記者廖梓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