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交流 - 左丁山

學生交流 - 左丁山

每年一度之耶魯新亞(簡稱YUNA)學生交流計劃,在三月份輪到耶魯學生來港。三月中旬係美國大學春假(Spring Break),大量學生從美國東北西北寒冷地區走去墨西哥或佛羅里達州玩樂,以往曾有不少荷李活青春電影以此為主題,內容離不開大學生狂歡、大麻、飲酒、性開放等等,有一年一位朋友兒子去佛羅里達參加「春假」,大把男女同學同行,左丁山儍儍地問朋友Y:「你驚唔驚個仔玩出禍,啲美國學生聽講玩得好癲嘅喎?」朋友Y答得妙:「男仔咪去玩到夠囉,冇蝕底,如果佢係女,我就唔准佢去,叫佢放假返香港!」
呢批耶魯學生共8人,有耶魯教授及雅禮協會職員陪同來港,係有得玩,但遊學主題就幾嚴肅,叫做Authenticity and Modernization,留港13日,再加三日去上海(新亞校董黃經國博士贊助),每日要參加論壇,聽講座,見立法會議員(新亞校友何啟明)及曾鈺成,認識中醫中藥(梁秉中教授主講),到長洲、深水埗、深灣、蘭桂坊(見盛智文)、重慶大廈等等。左丁山負責一個環節,就係請佢地吃一餐authentic Cantonese cuisine,哦,容易啦,就請佢地去陸羽吃大包、叉燒包、雲腿白鴿甫、揚州炒飯、糯米糍等等地道老式廣東菜,果然個個食到搖頭擺腦。
唔係淨係食咁簡單噃,左丁山還請來資深政治編輯楊健興(Chris Yeung)在樹仁大學講課後,趕來陸羽,向呢班耶魯新亞學生講述特首選舉形勢及附帶之本港政治問題,點知8位耶魯生之中,有三位讀政治學,一位讀歷史,佢地對香港政治好有興趣,討論到幾乎過晒鐘先至匆匆拍一張大合照,然後趕去立法會,唔知有冇時間在陸羽對面影一張相呢?嗰度有一塊紀念牌嵌在牆上,上有說明指出史丹利街24號(陸羽現址)在1900年係中國日報原址,中國日報當年用現在政治術語講,係反華亂黨基地,策劃反清大本營,報館三樓係1900年惠州起義嘅指揮中心。來陸羽飲茶兼影埋呢張紀念牌照片,夠晒authentic喇啩。
新亞學生每年在農曆年去耶魯校園,耶魯所在地New Haven,係一個沉悶小城,無甚足觀,唯一好處就係學生不會因城市姿采生活而分心,可專心讀書。香港係好好玩,外國學生來此,人人讚好,弱點呢?咪係太多好嘢,有時發覺讀書難以專心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