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界轟膠袋太薄易穿

工商界轟膠袋太薄易穿

【本報訊】工商業界未來受垃圾徵費規管,若垃圾量少可購買指定垃圾袋裝載,然後聘請工人或自行帶去垃圾站棄置;若垃圾量多則需聘用垃圾車運去堆填區,料一噸徵費400至499元。有花店女東主參加垃圾徵費試驗計劃,發現每日需用一個價值15元、容量100公升的垃圾袋,估計每月垃圾費逾300元;她指政府設計的垃圾袋易穿、容量亦不足。

花店垃圾多為枝葉,環保署的垃圾袋太薄,容易被刺穿。

廚餘堆填 轉嫁消費者

環保署為工商店舖設計50、75及100公升專用垃圾袋,據試驗計劃垃圾袋每公升徵費0.15元,3種垃圾袋每個分別收7.5、11.25及15元。安榮社會服務中心年初推行垃圾徵費試驗計劃,派發模擬徵費垃圾袋予商舖和唐樓住戶使用,至今逾150戶參加。社區發展主任吳壬希指,濕貨店舖產生較多廚餘,單靠膠袋難處理,「(垃圾袋)攞起嗰陣好多汁,沿途係咁漏(汁),都幾辛苦」。
在西環開花店的Julia參加試驗計劃,估計每日用100公升垃圾袋,即每日垃圾費要15元;若落實徵費每月料支付300至400元,較現時每月用60元買黑色垃圾袋貴幾倍。她曾試用環保署設計的垃圾袋後,認為質地較薄、容量亦不足,樹枝容易刺穿垃圾袋。她指逾七成半垃圾是剪走的枝葉和枯萎花朵,如果回收堆肥便可節省垃圾費,奈何香港無人回收。
開咖啡店的Alvis指,每日估計用75公升垃圾袋,每日垃圾費11.25元,每月垃圾費逾300元。他指很少人回收咖啡渣,即使想減廢亦無出路。香港餐飲聯業協會會長黃家和指,酒樓宴會近四分一食物變廚餘送去堆填區,一旦實施徵費增加營運成本,難免轉嫁消費者。
■記者潘柏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