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關G點 - 徐緣

公關G點 - 徐緣

公關災難時時有,近年何解特別多?這是我一直思考的問題。曾經想過是因為社交媒體的普及所致,但這個只是引爆的平台,助燃的載體,源頭出錯於這幾年增多的原因,我認為與一件事的激化成正比:中港矛盾。
公關危機有好多種,有些與產品服務質素有關,有些則牽涉個人失言與歧視。人無完人,總有犯錯,這類問題無日無之。但中港矛盾的激化,卻是近年才越演越烈,而導致關公頻繁出勤,正因為企業高層,或名人博客,對中港問題的公關敏感度不足。
地鐵「孭嘢人」宣傳短片,引發網絡關公災難,鬧爆的理由眾多,有醜化背囊客、有指控究因為班次不夠密、有燒到地鐵加價的原罪,但很多網民的第一反應是,麻煩杜絕那些水貨客的手拉車貨箱行李喼,才跟我談背囊。這類教育乘客公德的廣告本無問題,世界各地的地鐵,都有類似把背包放於地上的呼籲,唯獨港鐵談這件事,可以一句激怒眾多乘客,底因正是中港矛盾。廣告未出街高層審視這個創意時,應該馬上聯想到水貨客之擾,回帶到不久前引發爭議的限攜大型樂器搭車風波。
為何一些網民覺得錯得離譜的事,關公近在眼前,但事前高層卻視而不見,毫無公關敏感度呢?
我相信這是一種心態問題,簡而言之,就是居高位者,每有這類中港矛盾相關的問題,都只會覺得是後生仔太激,網民小題大做,而未能代入去感受普羅大眾那份厭惡感。中港問題最易出事,因為當中涉及愛國觀念,愛國令人麻木,明顯不過的劣行擺在眼前,中國萬歲萬萬歲者,腦中的條件反射,只有「和諧包容」四隻大字。哀我中華民族,落在劣質共產黨的統治下,愛國與愛黨荒謬地混為一談,污衊了愛國這個正面詞,也削弱了很多人的自省能力。
慣性以二元對立思考,以廢青標籤新一代,將網民的指控看成是社會失敗者的葡萄,不能以開放的胸襟,嘗試去理解那股討厭中共與劣質大陸人的憤怒,感受基層市民生活上受影響的切膚之痛,關公災難隨中港矛盾的惡化,只會有增無減。
公關,是一門講求同理心的學問,重視易地而處的思維。要減少公關災難,提高自己的公關敏感度,我深信關鍵之一,是要掌握社會各方人馬的思想邏輯。所以即使我覺得《幫港出聲》、《港人講地》、《HKG報》等網媒的言論觀點是多麼的惡頂,我也會細心閱讀,嘗試去代入對方所想。久而久之,我發現這些網媒的操作越發成熟,只要非建制一方稍有失誤,它們即以比任何媒體更快更煽情的方法鼓動支持者的情緒,當中不少留言,反映市民對黃絲某些過份行為的討厭,我認為是泛民人士自省改進的必讀。激進本土派的言論也要關注,即使你不同意其觀點,也應理解他們的思維進路與不安情緒。社會越分裂,公關越複雜。
要看這麼多東西,哪有時間?沒錯,就是因為很多高層好忙,所以只選擇自己喜歡的東西來閱讀,只選擇自己認同的言論來聆聽,以至公關敏感度越來越差,離地離到上火星而不自知。公關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同理心建立的基礎,是無數個小時花在自己認為是歪論的賞析與接納。
對精英主義的無上自信者來說,這是比死更難受的苦行。所以我確信,林鄭永遠沒法理解,為何自己的嬲嬲會上到個鼻度。

(隔周日刊登)

作者財經版昔日文章: http://hk.apple.nextmedia.com/author/index/16633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