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非聽話的建制派鋪天蓋地為林鄭造勢,第一次三位候選人論壇,林鄭的表現也不致這樣令人錯愕,一直太高估了她;以一個高官、公務員,誰知準備選特首的消息傳出,之前之後那應變能力,那真面目一點一滴現世了,上頭有令,非她莫屬;上頭是什麼,大家心照,如今看得更清楚,欲把好端端的香港在一段選期變成一個大笑話。
或謂豈不是杞人憂天,新特首得到北大人的祝福又有什麼不好?只是,請看看從第一屆特首到今天第三位即將離任,搞得天怒人怨的,豈不是最受祝福的那位,如今還得政治酬庸升上政協副主席,論功行賞乎?有過從寬乎?
讀到曾是北大特邀研究員吳有家的文章,此君有時也出現在商台光明頂節目中做嘉賓,吞吞吐吐之間常能言港人之不知不解的,文章中說意外發現習近平指示特首競選必須公平,而能堅持貫徹此一指示的,居然是民主300+組成的散沙派,而不是西環幫、地產黨,他讚散沙派智慧高於西環幫地產黨。奇哉怪也,而左丁山「GG細語」中已毫不諱言所聽來的,愛國報紙如何奉命每天要寫幾版林鄭的英明神武,要視薯片叔叔為頭號公敵,不斷打壓,老闆有此一指示,手下就要奉命做文章交卷;在這樣的一面倒之下,誰人會勝出,顯而易見了,這怎麼能說是一場公平的君子之爭?
只因為被捧得太高,才初試牛刀,一下子就露了餡,戰還未開打,原來所謂的好打得竟如此不堪一擊,有誰能化無為有,化淺為深,捧得再高終將跌得愈重,這一切不合乎常情常理的安排,香港人怎麼啃得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