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鄭自我表白:雖然本人已放棄了居英權,但老公和兒子都仍擁有英國籍,她認為沒有問題,只當是多一本旅遊證件。
林鄭家屬仍保有英國籍,符合正常人性,總比林鄭一心為了當特首,強迫老公和兒子去中國駐倫敦大使館宣誓入黨好,那時大家又罵她全無人性了。特首「選舉」因為是假的,搞得民意相當的情緒化,對於候選人不太公平。
唯一可議者,是持有一國護照,怎可以只視之為「旅遊證件」而不承認其國民身份和效忠對象?以此邏輯,香港年輕人個個有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區護照,亦可視之為可以免簽證方便去一百多國的「旅遊證件」,不必承認此一中國特區護照代表的「中國人」身份了。林鄭是香港人,總有點香港仔女的精靈和滑頭,對於持有一國護照之嚴肅事,視之為可以不拘束、「呢度去嗰度去」、今天東瀛看櫻花吃壽司、明天泰國揼骨拜四面佛,一切但求不必遭受外國海關刁難盤詰,以及自中國反韓反日反坡大媽紅歌唱遊紐約巴黎以後時時可能遇到的西方入境官員的異樣眼光,為什麼一切都那麼複雜?簡單一點,大家都討厭中國政治,但求所謂的歲月靜好,飲食如意,亦人之常情。
在中國做生意發財或做官,流行都將家屬和財產轉移西方文明國家,以避風險,這是共產黨官場的主流。有人說林鄭必須遵從習總書記下令做裸官的紀律,但除非證明林鄭是共產黨員,否則一國兩制,做香港人總會受一點照顧,保留一點狡兔三窟的特權。梁振英也說過退休後希望到英國去種花,但現在做了中國政協副主席,此一特權就要放棄了,你說是得益還是損失呢?凡中國人,嘴巴裏多半說一個答案,心中想的是另一個答案。
我曾嚴正指出:每一個中國人的骨髓中都有親英崇美的基因,包括跳紅舞的廣場大媽,她們嘴巴裏唱着抗美援朝電影「上甘嶺」的插曲「我的祖國」,但一當獲知美國英國領事館準備送她孫子一個綠卡或居英權,今天下午四時截止領取,她們也會丟下大紅花前去領取。我們寫專欄的人面向市場,每講到英國怎樣好,總是點擊率最高,在大陸流傳最廣。我有一個卑微的願望:中國人可不可以有一天不要太戀英,讓我也講一講中國各方面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