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渕須直導演的《謝謝你,在世界角落中找到我》(下稱《謝》),日本《電影旬報》選為二零一六年最佳電影,是繼一九八八年宮崎駿《龍貓》後,第二套獲此殊榮的動畫作品。去年新海誠《你的名字。》大收旺場,觀眾難免比較兩者優劣,我自己則喜歡《謝》。有宣傳形容它「比《你的名字。》更催淚」,實在不敢苟同。《謝》以二戰為背景,講述擅長繪畫、愛發白日夢的廣島少女鈴,嫁到吳市,成為海軍勤務兵周作之妻,戰況日趨激烈,面對無止境的轟炸和生離死別,鈴只有咬緊牙關活下去……雖以戰爭為題材,但片子拍的不是戰爭,而是在瘋狂的世界,人如何能簡簡單單地活下去。比起戰死沙場,活得簡單有時也許需要更大的勇氣和意志。
劇情以一幕幕的戰時生活為主,電影非但不催淚煽情,反而異常克制,只淡淡刻畫普通百姓苦中取樂。米飯吃不飽麼?鈴這位天真的巧婦,就用坊間的「增量煮飯法」,煮一鍋相傳為著名武將楠木正成所創的「楠公飯」──把米炒一炒,灌大量的水,再密封加熱一晚,翌晨飯粒就會膨脹,吃起來彷彿飽肚一點。《謝》沒有《你的名字。》那麼天馬行空,它最好看的都是日常生活的趣味細節,像以上這幕「楠公飯」。
電影由鈴的視角出發,戰爭典型的血肉橫飛,統統幻化成少女白日夢。最令我驚歎的一幕,是無數戰機劃破長空,本來驚心動魄,但鈴眼中所見,竟是它們在天空炸出水彩,戰爭的荒誕感,就這樣透過如詩的畫面表露無遺。看着看着,竟有點張愛玲《燼餘錄》的味道。又有一幕,鈴的母親說,女孩子筷子握得高,嫁得遠,立即想起《小團圓》也有這句對白。張愛玲喜歡畫畫、做白日夢,名字又恰巧同音,實在叫我很難不把她跟鈴聯想起來。當然,我知道只是自己想得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