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原定2018年底完工的屯門至赤鱲角連接路工程出現技術困難,最新完工日期預計將會延至2020年完工,南面連接路則會最快於2019年上半年完工。商台報道,承建商可能向政府索取超過100億元的額外工程費用,路政署署長鍾錦華則表示未收到承建商索償。
設計及施工方案須修改
工程造價448億元,署方拒透露延誤會造成多少超支,只說毋須向立法會追加撥款。路政署指,北面連接路工程複雜,需降低相關海底隧道走線約10米以避開碎石樁,由於走線的改動,口岸人工島下的一段約700米長隧道的設計及施工方案需要作出相應修改,加上人工島早前發生「飄移」,隧道設計的修改亦需顧及人工島鋼圓筒海堤頂部向外的伸延及深層土質的影響,故延至2020年完工。
署方續指,承建商「寶嘉——布依格聯營」在多次催促下,延遲至去年11月才提交粗略修訂方案,但造價不合理地高昂,期望承建商能夠採取合作態度商討方案。
署方不願透露造價,期望承建商能夠以合作的態度處理事宜,但指承建商並非非常不合作,否則署方會有撒手鐧,但不願透露撒手鐧內容。署方強調現階段工程項目的應急費用可綽綽有餘應付額外開支,不需要向立法會申請追加撥款。
雖然屯門至赤鱲角連接路工程完工日期延誤,但署方堅稱不會影響港珠澳大橋的通車,使用屯門至赤鱲角連接路的駕駛者,可以使用原先的道路。立法會議員毛孟靜批評路政署把工程延誤的責任推卸至承建商,雖然署方稱不會影響通車,但從未公佈通車日期,令人質疑進度。
■記者梁佩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