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最古老木乃伊來自秘魯不是埃及

世上最古老木乃伊
來自秘魯不是埃及

木乃伊是古埃及文明象徵,但專家發現,南美洲秘魯早於公元前5,000年、即較埃及文明出現早二千年,已為死者製作木乃伊。18具來自秘魯、埃及木乃伊,首次在紐約同場展出,當中包括歷史超過7,000年、現今世上「年紀最老木乃伊」之一。科學家利用先進電腦斷層掃描及3D打印技術,還原木乃伊生前樣貌。
駐紐約記者:鄭柏齡

位於紐約的美國自然史博物館,舉辦北美地區最大規模木乃伊展,展出18具來自秘魯及埃及木乃伊。當中最受矚目者,為多具在南美國家秘魯考古發現、歷史超過7,000年的辛克羅(Chinchorro)古文明木乃伊;它們為1893年芝加哥世界博覽會後,首次再現於世人眼前。

與埃及文明比較,辛克羅人木乃伊的製作方式較為簡單,他們首先移除死者皮膚、骨骼及內臟,再填入蘆葦及泥土,並重新縫上皮膚;然後,木乃伊會被掃成紅色或黑色,最後加上假髮及按死者面貌設計的泥製面具,埋葬於地底下。

展覽聯合策展人、考古學家David Hurst Thomas對《蘋果》表示,秘魯木乃伊較埃及早出現二千年,兩地文化從未交集,但對先人遺體的保存方式卻大同小異。他指,埃及人製作木乃伊,目的是得到永生,準備下世(afterlife)生活;而秘魯人制作木乃伊,只希望在死後家庭團聚,展示對家人愛意,「很多人以為木乃伊只是埃及獨有,但木乃伊技術(mummification)一直存於古文明,是保存遺體的主要方法」。

另外,館方透過電腦斷層掃瞄(CT Scan),把兩具來自埃及的木乃伊掃描,再以3D立體打印方式,重新塑造死者生前樣貌。David Hurst Thomas指,新技術對考古學家、科學家意義深遠,「作為考古學家,每次打開一具木乃伊,同時在摧毀她的原貌;新技術能夠在尊重前者、不傷害任何人前提下,展示研究成果」。

該展覽由3月20日起至明年1月7日舉行,參觀者可下載美國自然史博物館的手機應用程式,與展品互動。值得留意是,為尊重死者,大部份木乃伊禁止被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