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學文憑試開鑼,考生們正忙於應付口語考試,但在流感高峰期若不幸染病,導致聲沙甚至失聲,考試隨時受影響。中醫師表示,除了流感外,考生因為捱眼瞓溫書,或食熱氣食物太多,都可導致熱氣上火,出現喉嚨不適影響聲線。要急救開聲,可用青橄欖、甘草煲水飲用,胖大海及鹹竹蜂也有功效,但前者只適用於風熱感冒,後者則適用於風寒感冒,或以手代針按壓地倉穴、人迎穴等也對開聲有幫助。
記者:嚴敏慧
中醫古籍《黃帝內經》記載,聲音不揚、嘶啞甚至完全失音,中醫稱之為急喉瘖或暴瘖,病因為風火熱毒蘊結於喉,導致經脈阻塞,令聲音受影響。註冊中醫師許懿清表示,風火可以視為風寒或風熱感冒入侵,導致聲音變異,最近踏入流感高峰期,較多人出現些情況,部份病人更為先失聲後出現感冒病徵,亦有傳統的感冒多天後變聲情況。
另外,夜瞓、進食熱氣食物過多,可導致上火,伴隨喉嚨痛等不適,亦有機會聲沙或失聲,許指,這為熱毒問題,其他常見失聲原因包括用聲過度及發聲錯誤,導致聲帶發炎,常見於經常要練朗誦、唱歌的學生或教師,部份人西藥治療後也未必完全康復,「講嘢最後嗰粒音仍然發唔到,其實係肺腎氣虛嘅問題」。
不幸失聲想盡快開聲,許建議最重要為避免說話,有需要時才出聲,並多飲暖水,「唔係口乾時飲,每隔15分鐘要飲幾啖」,細口慢咽密飲,才有潤喉作用,並要戒食熱氣食物。若為熱氣上火導致聲音沙啞,即有眼膠、小便黃等,可用陳年咸柑桔沖水飲用,「每日一至兩粒沖水沖到淡為止,要飲全日」,亦可煲西洋菜湯、羅漢果陳皮水飲用下火。偏熱氣或風熱感冒者可飲胖大海水,風寒感冒則飲鹹竹蜂水,青橄欖護聲茶亦可用於養聲。
許指,針灸對失聲有明顯治療效果,常用穴位包括咀角兩邊的地倉穴、下巴的廉泉穴、喉嚨附近的人迎穴、手背的合谷穴、手腕的列缺穴、足踝內側的照海穴等,以手指代針,自我按壓上述空位也有作用。
【養聲茶飲】
《青橄欖護聲茶》(日常護聲潤聲適用)
材料:青橄欖7至8粒、甘草3片、蜜棗3粒、水3碗半
做法:將青橄欖壓扁,連同其他材料放入煲,加水大火煲滾,轉文火煲30至40分鐘,可當水飲用
《胖大海水》(熱氣或風熱感冒者失聲適用)
材料:胖大海7至8粒、水2至3碗
做法:將材料清淨,加水大火煲滾,轉文火煲20分鐘
《鹹竹蜂水》(風寒感冒者失聲適用)
材料:鹹竹蜂1至2隻,水適量
做法:將鹹竹蜂壓爛,加熱水焗一會後飲用
註:
風寒病徵:怕凍、痰聲較細、清白鼻涕痰、舌非鮮紅、人特別攰、肌肉緊
風熱病徵:怕熱、咳聲響亮、鼻涕痰又黃又綠,口乾、喉嚨痛、牙肉舌紅、小便黃或有便秘
資料來源:中醫師許懿清
想輕輕鬆鬆健康?,記住留意健康蘋台
http://health.appleda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