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手不足 女生山澗跌傷

人手不足 女生山澗跌傷

【罔顧安全】
保良局訓練營被指虐待學生,曾在訓練營任助教的何先生(化名)透露該營在人手不足仍安排學生參加高危活動。他憶述,每名職員平均須帶領約15名中學生行山澗,曾有女中學生跌傷,痛至「全身郁唔到,行又行唔到」,須召飛行服務隊救援。保良局領袖紀律訓練營項目總監盧錦昌昨辯稱,跟足教育營活動教學指引訂明的人手比例。

前助教不滿嚴苛手法離職

何先生(化名)向《蘋果》憶述,2014年底以自僱形式成為訓練營助教,前後共任教約10個訓練營。當時每班約30名學生,會由1名教練及1名助教負責,即人手比例約為1:15,但行程包括高危活動如行山澗;他曾目擊一名由營內其他教練帶領的女中學生,行山澗期間跌在大石上受傷,痛至動彈不得,最終由飛行服務隊以直升機送走女生。
何先生稱極不同意訓練營的嚴苛手法,也見證該營有要求學生半身浸入污水「廢人池」等懲罰,因此工作個多月後便離職,「係又鬧,唔係又鬧,當時聽到有啲老師都唔想學生被糟質,但亦都有老師支持,所以連老師都敢怒不敢言」。何更透露,教練入營前已掌握學校提供的名單,對個別操行較差學生「點相」,在營內「特別招呼」,罰得更重。
另一位有十多年外展、歷奇經驗的教練張先生亦向本報表示,保良局訓練營的手法在行內早惹爭議。他表示,間中會在相同的保良局營地、與保良局訓練營學生相遇,目擊教練辱罵學生、要求學生擁抱老師或校方高層以示「感恩」等,但他並不同意相關手法,故不時會搜集保良局訓練營的活動圖片,例如以水淋頭等,作為培訓新教練的反面教材。
張續指,行內一般安排1名教練帶6至8名入營者行山澗,「一般人一來唔識路、亦冇技巧,好依靠個教練途中協助,人手一定要夠」。他希望相關訓練營檢討手法,否則或招致誤解,令家長及青年人對外展及歷奇活動卻步。
■記者周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