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睇梗係睇留言」,睇樓市評論都係,皆因利好、利淡因素,大家已倒背如流,何況樓評以數據理性分析,但市場往往由情緒主宰,不如從留言了解群眾心態。近期多咗大量「有北水,樓價冇得跌田家同1997年樓市最大分別就係當年冇北水。
香港無疑日益受北水影響,水能載舟,亦能覆舟。2007年8月中,中國宣佈「港股直通車」,畀大陸人直接買港股,未正式通車,恒指兩個半月內已由18000衝上32000。11月初,時任總理溫家寶叫停從未開動嘅直通車,當時股評人仍好老定,指「溫總冇話唔推」,「來自QDII嘅資金仍可支撐大市」,結果唔使我多講。
2015年嘅「大時代」,始於3月底,中證監宣佈允許冇QDII資格嘅公募基金參與港股通,恒指一個月急升近4000點,之後A股爆煲,北水自顧不暇,恒指跌足一萬點至見底。
你會話樓市唔同股市,當然!唔同在股票可以隨時逃生,例如2015年6月,A股港股開始急跌,成個6月份恒指仲喺26000樓上,大把時間鬆綁。但樓呢?𠵱家上車,被SSD鎖三年,當市況逆轉想落車,辣招下成交冰封,肯定被買家狠狠鋤價。
任何市場每次有泡沫,都有「this time is different」的睇好言論,結果咪一樣係爆破。
笑笑生
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