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個電子傳媒搞的特首選舉論壇,據講是唯一一個三個候選人同台兼互質的論壇。
單是這一句已經很悲哀。
政治選舉,同台對質辯論,簡直是常識101。
唯獨是香港的特首選舉,居然會出現:「不同台3缺1/逐個逐個出場介紹番/同場但不質詢阿伯茶樓吹水都激烈過你」這種古怪離地可笑的現象。
到7個電子傳媒的論壇,3人終於互質,卻看得呵欠連場,偶有佳句,但毫無驚喜,水平甚低。
現場幾乎無甚到肉的問題,香港人最關心的事,例如一地兩檢、梁振英兼做政協副主席、和習握手45秒、中聯辦干預香港、七警捐錢風波、學童自殺,全部欠奉。
城市論壇比選舉論壇到肉激烈。
我明白選特首不是選辯論員,但辯論其實也是向選民傳達訊息的重要手段……對不起,有份收看的市民都不是選民,我收回。
如果有機會發問,我會問林鄭:其實究竟政務司長,係負責乜嘢㗎?
教育扶貧醫療橫洲全部唔關你事,關你事嘅政改出咗事你又不負責,原來特區第二把交椅是一個高薪擺設?
政府官員參選一大原罪便是和現有社會問題脫不了關係,但脫不了也要答,總不能撒賴,「乜都唔關我事」。
另一個問題,究竟民意是否重要?
鬍鬚曾說話沉悶,即使講自己強項經濟政策,也是一嚿嚿無重點。
譬如林鄭串鬍鬚cut budget搞出011的政策,鬍鬚除了反覆強調林太搞錯外,完全解不清為甚麼政府部門開支沒有減少。
他唯一醒神部份便是自由辯論,串林鄭喺fb民意負評如潮,「嬲嬲多到上個鼻度」!
林鄭只能先貶低fb民意的重要性,再表示自己不太介意民望的上落起伏。
那麼中央開出的特首四大條件之一,「得到香港人信任」,豈不是一句廢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