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保薦人若疏忽,除名字被「貼堂」,即使客戶上市不成,亦要面臨巨額罰款!交銀國際旗下交銀國際亞洲,擔任中國惠農資本保薦人時,未有進行恰當盡職審查,即使惠農最後未能上市,該行仍遭譴責及罰款1,500萬元,成為上市不成,保薦人仍被罰首例。
記者:黃翹恩
分析認為投行日後接新股生意時,難免傾向保薦成功上市機會大的企業。公司上市前,一般都會聘請投資銀行擔任保薦人,連同核數師、律師等,為業務、財務等進行盡職審查,評估公司是否適合上市、核實招股書內資料後,才會遞交申請。
未就貸款擔保盡職審查
2014年4月1日起,若上市申請遺漏若干重要事項,申請會被發回。公司2個月內不得再入表,保薦人名字亦永遠載於披露易網站,被名譽攸關的投行界謔稱為「貼堂」(Name and shame)。
江蘇貸款公司中國惠農資本於2014年11月遞交主板上市申請,交銀國際任獨家保薦人,但翌年9月被打回頭兼「貼堂」。時至昨日,證監會方才披露案情,指交銀國際發現惠農行政總裁及關連人士,曾為部份短期貸款擔保,但無就關連擔保佔公司總貸款比例、雙方關係、各方是否有更多生意往來、如何解決利益衝突等,進行任何盡職審查,上市申請中亦無相關披露,故聯交所將之「打回頭」。
證監提醒,即使公司主動撤回上市申請,或被聯交所發回,違規保薦人將面對嚴厲制裁。交銀國際最終被譴責及罰款1,500萬元。早年造假上市的歐亞農業、洪良國際,其保薦人工商東亞、兆豐資本分別被罰3,800萬元、4,200萬元,後者更被吊銷牌照。
時任交銀國際企業融資部負責人員賴文偉,有傳昨早即時離職,但據證監會資料,他仍是該行負責人員。本報致電賴氏手機,無人接聽,他亦沒有回覆短訊查詢。交銀國際董事長、中資證券業協會會長譚岳衡,同樣未有回覆查詢。
保薦人由簽下合約、至遞交上市申請共收取3至6成費用,直至通過上市聆訊、成功上市,再收取尾數。
證監收殺一儆百效果
資深投資銀行家溫天納提醒,保薦人有否違規,與企業能否成功上市是兩回事,惟相信投行日後做法會較謹慎。
投資者學會主席譚紹興則指,近期監管機構明顯收緊現有規例,或與去年的上市架構改革遇阻有關,似是「還以顏色」。有消息人士否認近期「手緊」與上市改革有關,指調查已展開約兩年,承認近期執法行動希望收殺一儆百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