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疑箍煲不遂斬傷15歲同學的18歲男生,消息稱他患專注力不足多年,並正接受精神科診治。精神科專科醫生丁錫全指專注力不足不算精神病,但患者性格較易衝動,若未能及早獲治療可能發展成性格障礙,本地研究發現約7%的專注力不足學童患者出現違法行為如打架。
避免單獨講分手
丁醫生強調專注力不足患者不一定暴力,但呼籲政府增撥資源加快治療患者,因現時多達5%學童屬專注力不足,但要排期逾2年才能接受相關治療。
今次血案涉及情侶分手問題,社福界立法會議員邵家臻稱,提出分手的一方要用尊重但決絕的態度,向另一方講明無法繼續發展感情,絕不能拖泥帶水,但切勿傷害對方自尊,例如可用「我欣賞你好勇敢……但我接受不到」、「你冇做錯」等作開場白。決定分手時亦可「先發短訊、通電話、最後再見面」,但須留心安全,例如避免在沒有第三者的地方與對方單獨講分手。
註冊社工陳琬琛表示對方仍然纏擾不休,則可在facebook「unfriend」對方或封鎖對方WhatsApp留言;倘對方行動再升級如突上門求復合,若感到安全受威脅,則應報警求助,切忌讓對方入屋。
■記者陳志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