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中國人大、政協「兩會」落幕,今年最受矚目的詞語是「核心」與「獨立」。人大、政協報告在相隔14年後再次向「核心」宣示效忠,而反台獨的聲調遠高於當年陳水扁上台,反港獨更第一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核心」與「獨立」兩個熱詞有否關聯,不得而知,但中共反對台獨、港獨、疆獨、藏獨越高調,獨立意識越蔓延,是懼獨反獨還是養獨促獨,不無疑問。
李克強的政府工作報告把過往「反對台獨」的表述,修訂為「堅決反對和遏制台獨分裂活動」,不只是語氣上的強化,也可能有實際的遏制措施。在蔡英文就任總統後,北京對台政策遠遠強硬過當年陳水扁上台。民進黨在2000年首度執政,朱鎔基2001年的政府工作並未出現反台獨字眼,只強調「堅決阻止任何製造分裂的圖謀,盡一切可能爭取和平統一」,2002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也只提「支持海外海外華人華僑反對台獨」,其後「反對任何形式的台獨分裂活動」成為報告慣用語。
中共遏止台獨的行動,應包括政協報告中提出的「深化政協委員與台灣民意代表機制化交流,加強與台灣基層一線和青年一代交往交流」。然而,如果這種交流有效的話,疆獨、藏獨問題也不致於迄今無解。歷年政府工作報告多把疆獨、藏獨問題劃為民族問題,但新疆、西藏的民族問題首先是宗教信仰問題、民族傳承問題,並不只是經濟發展、成果共享問題,不只是不同族群的交流交往問題。
當然,在台獨、疆獨、藏獨之外,港獨今年首次堂而皇之地登上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報告說:「港獨是沒有出路的。」相信多數香港人認同這個觀點,但「港獨之父」梁振英榮升全國政協副主席的事實,也令多數香港人相信,挑起港獨紛爭是有出路的、有前途的。反對港獨的戰爭越是轟轟烈烈、越是手榴彈炸跳蚤,就越能轉移選舉的焦點,還可以邀功請賞。
中共高調反對台獨、疆獨、藏獨、港獨,似乎是擔心這些地區的獨立聲浪或活動會影響中國的統一與利益,因此願意付出更多的經濟利益作為交換或遏止成本。但無論台獨、疆獨、藏獨問題的惡化,還是港獨問題的興起,都證明金錢不是萬能的,經濟利益不可能取代自由和尊嚴,況且,這些經濟利益的分配操控於中共權貴與當地權貴手中。在反獨運動中,隱隱約約看到有官員、商人因此得到晉升、賞賜,他們並不是懼獨,而是樂於養獨。
http://www.facebook.com/appledaily.liping
李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