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鹽糖」委員會成效不彰

「減鹽糖」委員會成效不彰

【本報訊】近期消委會報告多次提到,市面食品不少含高鹽及高糖,但其實政府前年已成立降低食物中的鹽和糖委員會,情況卻未有改善,有委員坦言因所做工作並不足夠;立法會議員則批評委員會「雷聲大、雨點小,又唔見做咗乜嘢成效出嚟」。

議員促配合立法

降低食物中的鹽和糖委員會主席陳智思(圖)早前表示,期望今年第二季在預先包裝食品上推行自願性標籤制度,讓消費者更易分辨「低糖」、「無糖」、「低鹽」及「無鹽」的食物。不過立法會議員黃碧雲認為,制度只涵蓋包裝食品,加上自願性質成效不大,應配合立法才有效。她又批評委員會成立至今,「好似冇乜用」,今次消委會報告便反映食肆食品普遍仍然高鹽。
委員會委員張堅庭也認為,委員會所做工作並不足夠,相信是因委員會人多,「做唔到乜嘢工作」,以往開會次數少,委員會不太活躍,故至今未有實質行動。張堅庭建議,若消費者認為食物太鹹,要向店方反映,令飲食界可作出改變。他指委員會或政府應培養小朋友健康飲食習慣。
■記者伍雅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