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日增 訓練營成財路

需求日增 訓練營成財路

【本報訊】坊間不少教育機構均推出領袖訓練營,標榜培育學生領導才能,可說是新興財路。以保良局領袖紀律訓練營為例,2010年至今就曾有約6萬名師生參與;有立法會議員指,訓練營等課外活動服務需求日增,或成另類牟利途徑,惟因該類教育營非受條例規管,質素欠監管,促學校小心選擇。

不受《教育條例》規管

《蘋果》向保良局多間屬校教師及學生查詢保良局訓練營收費,發現費用並非劃一。有學生參加4日3夜訓練營須付400元,也有些完全免費。獅子會中學校長林日豐指,該校有參與保良局以外、其他教育機構舉辦的領袖訓練營,以2日1夜訓練營為例,每名學生須付150元,此類教育營未獲教局特別資助,經費僅來自局方課外活動津貼。
林續指,家長普遍對此類訓練營反應兩極。坊間一直有訓練營需求,「有啲學校認為需要,就放資源」,亦不排除有學校參與訓練營,是因可計入學生其他學習經歷時數。
教育局推出新高中課程後,加入約405小時的「其他學習經歷」,目的培育學生全人發展。立法會教育界議員葉建源指,近年學校重視課外活動,或令相似教育營供求增加,加劇教育商品化。葉又指,該類教育營不屬正規教育,不受《教育條例》規管,教局難以監管質素,或致課程質素參差。
■記者葉偉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