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健籽:每日健康】
除了近視外,白內障是全香港最多人患的眼疾,約佔總人口9.3%,但2016年公共醫院白內障手術輪候時間,以九龍西為例,就要等30個月,很多長者因為經濟問題及輪候時間長而延誤治療。最近眼睛健康基金、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及全球華人基金會舉辦資助計劃,提供300個免費名額為長者做手術,資助範圍包括評估、手術及三次覆診。
87歲的潘伯就是計劃受惠者。他閒時愛看報紙、到公園耍太極,但數年前眼睛不適,最初都是聽街坊教路,用蒸餾水不斷洗眼,「已經幾年了,看東西很矇,我常常搓眼,但後來越搓越痛。」潘伯情況當然未有好轉,一年前情況轉壞,開始畏光要常常躲在家,最受影響的莫過於身邊的太太。
潘婆婆憶起當時,突然提高嗓子喊冤,應該都受了不少冤屈,她娓娓道來:「日光日白卻把窗戶全遮蔽,家黑得像入夜般,又影響我出入,令我發脾氣,但他卻說太光的話眼睛看不到東西,所以才要遮住窗。我自己不開心,他又不開心。」
右眼得一成多視力 公院醫生只說穩定
後來,當兼職清潔工的女兒潘翠碧帶潘伯去公立醫院診治,在威爾斯親王醫院排期排了一年才見到醫生,但每次醫生只說:「穩定。」很快就把覆診紙遞給我約覆診。事實上,潘伯情況毫不穩定,甚至在家中都要戴上太陽眼鏡,有時更會因此跌倒,現時需要用枴杖輔助,直至去年7月,才決定看私家醫生。
當時為潘伯診治的眼科專科醫生劉芷欣說:「我先替潘伯進行簡單檢查,發現他只看到第一行視力表,表示他的右眼視力只有一成多,左眼有三、四成,是屬於比較嚴重的白內障階段,非常影響日常生活,不立即醫治甚至會引起併發症。」劉醫生建議潘伯盡快進行手術,但鑑於他的經濟狀況一般,未必有能力負擔私家醫生萬多元的手術費,於是轉介他申請眼睛健康基金的全額資助。
由於潘伯符合以下三個基本條件:年滿65歲或以上香港永久性居民、獨居或兩老家庭及正領取長者生活津貼,經面試後,終在上月中完成手術。兩星期後,右眼已恢復至五成視力,現時已可看報紙,康復進度理想。潘伯打趣謂:「現時是一隻清楚,另一隻更顯得不清楚,我希望左眼也可以做手術,可以一齊看得清楚些。」
大家如果認識有長者需要幫助,又合乎資格的話,可以致電「愛在光明天」查詢熱線2898 0752,記得計劃截止日期是4月15日。
記者:鍾溥敏
攝影:徐振國、伍慶泉
編輯:謝慧珊
美術:黃創泰
想輕輕鬆鬆健康?,記住留意健康蘋台
http://health.appleda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