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港人平均壽命冠絕全球,但諷刺是越來越多長者等到死也輪候不到一個政府資助安老宿位。立法會秘書處研究顯示,2015年政府長期護理服務中央輪候冊上,至少5,881名長者在未獲編配安老宿位前已離世,較2011年上升907人,增幅達18.23%,等到死的長者人數,不幸創近5年新高。
儘管近年政府增加資助安老宿位,但仍嚴重供不應求,追不上人口老化。2011/12至2015/16年間,護理及護養院宿位數目分別增加約4%及30%,上升至2.31萬個及3,610個,惟同期輪候的長者人數累升26%及69%,達至27,050人及6,113人。
「係香港嘅恥辱」
社署最新數字顯示,截至今年1月底,輪候護理安老宿位的長者人數增至29,369人,平均輪候需時22個月,較2015/16年度增多兩個月時間;若不計及買位私院,更要等足3年;護養院宿位目前也有6,184人輪候,平均需時23個月。
工黨立法會議員張超雄直言情況不能接受,「係香港嘅恥辱,亦係政府嘅不孝」。他認為政府除要繼續增加資助宿位,社會也要有共識解決問題,如規定在賣地條款、港鐵上蓋物業乃至公共屋邨等興建院舍,並增加社區照顧的支援。
張超雄表明反對推行長者院舍住宿照顧服務券,「只係推班長者入住相對廉價劣質院舍,無助解決宿位短缺」。
■記者王家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