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米鑽石助測早期胃腸癌

納米鑽石助測早期胃腸癌

【本報訊】鑽石可檢測癌細胞?早前外國研究發現,利用鑽石成功檢測出癌細胞。創科公司Master Dynamic與中大醫學院合作開發「納米鑽石生物標記技術」,利用鑽石切割及打磨過程中所產生的鑽石粉末,應用於內窺鏡檢查,可助醫生診斷早期胃腸癌症及增加治療成功率。

依附癌細胞會發光

Master Dynamic行政總裁江爭表示,鑽石由碳原子組成,其優勢是對人體完全無害,並有發光特質。公司利用納米精密科技處理鑽石粉末製成納米鑽石,當納米鑽石進入人體內時可與荷爾蒙結合,而癌細胞與荷爾蒙結合後,納米鑽石會依附癌細胞並且發光;若沒有癌細胞則不會發光。醫生可依據納米鑽石發光性質,有效將患者早期腫瘤與患者體內其他正常組織分開,並進行治療。
他指病人檢測如一般內窺鏡檢查,事前須排清胃腸,但醫生在進行內窺鏡同時會在腸胃壁噴上霧化納米鑽石,之後會再用生理鹽水清洗腸壁,「我哋嘅detect(檢測)技術係可以做到10分鐘內睇到(結果)」,暫時技術只應用於腸胃癌和皮膚癌。不過,對於納米鑽石留在身體多久才吸收或排出體外,暫時未有結果。
Master Dynamic首席營運總裁關植恩則稱,人造鑽石和天然鑽石均可應用在技術上,每粒納米鑽石最小要有100納米直徑,否則太細會「穿牆過壁」未必能清楚顯示癌細胞位置,但對於每次檢測須用多少份量則仍在研究當中。他指,一卡鑽石可生產超過10億納米鑽石,期望日後推出市場時,價格比現時內窺鏡腫瘤切割技術價格不多於10%。該公司指,現時與中大醫學院合作2至3年的相關研發計劃,今年內希望能進行動物測試,然後再進行人體測試和臨牀試驗,期望能盡快推出市場。
■記者張文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