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籽】懷舊菜師傅過檔嘉麟樓 白鑊快燙梅子鵝超嫩滑

【飲食籽】懷舊菜師傅過檔嘉麟樓 白鑊快燙梅子鵝超嫩滑

【飲食籽:心水食桌】
去年本港中菜來個大執位,「嘉麟樓」首奪米芝蓮一星,多年奪星的「福臨門」則慘被搣星,雖未知是否與福臨門大廚梁燊龍過檔嘉麟樓有關,但肯定是嘉麟樓生意有明顯增長,連福臨門忠實粉絲「大劉」劉鑾雄都轉軚幫襯。最近,這位嘉麟樓新星首次推出個人設計菜單,以懷舊菜式為主,是他過檔後的頭炮。

「嘉麟樓有自己文化,但和福臨門同樣走懷舊菜路線,所以好多客人對福臨門菜式有認識,有部份更吃慣了它的味道,基本上一食就食得出。客人知我從福臨門過來,所以我沒有刻意作太大改變,所以會陸陸續續加入以前我在福臨門主理的菜式。」嘉麟樓中餐行政總廚梁燊龍說。翻開餐牌,之前的福臨門招牌菜炸子雞、陳皮蒸牛肉餅已成固定菜單,最近梁師傅推出的懷舊菜單,一共有十個菜式,包括金錢雞、鵝肝戈渣、芋頭扣肉煲、糯米釀脆皮鴿等等,最難忘要數梅子鵝及鷓鴣粥兩道菜式。

將鵝快燙後蒸約1小時便完成,鵝肉腍滑,薯仔同樣燜得入味。

梅子鵝有別於淋油上皮方法,會將鵝放入白鑊快燙,由於鵝身不會過度受熱,皮肉嫩滑。

將蒜頭、梅子等醬料炒香,再放上鵝身同蒸。

梅子鵝
半隻$580

講力氣 轉足15分鐘

梅子鵝好吃到不得了,梅子酸甜開胃,味道討好。每凡雞鵝鴨,我一般會因健康去皮吃,但梁師傅的梅子鵝,鵝皮少羶,不像坊間吃到的粗糙。「傳統做梅子鵝多數會炸、燜或焗,先淋油令皮脆身,同時上色較均勻。最先福臨門也是這樣做,四、五年前我總覺得這樣做不夠完美,鵝皮會比較粗糙,便轉用新方法,由於不會過度受熱,效果不錯。」只見他戴上兩層手套,拿起重五斤的鵝,淋老抽等上色,便開火直接將鵝放上白鑊。「要周圍轉、不停轉,快燙鵝表面,但又要小心鵝身結焦,特別是翼位、髀位較難燙到均勻。」不停反覆轉動差不多近15分鐘,講工夫亦要力氣,恍如練鐵沙掌般,不怕熱?「我已經習慣了,哈哈!」最後再蒸約一小時便完成,鵝肉腍滑,拌碟的薯仔同樣燜得入味。再來是買少見少的鷓鴣粥,鷓鴣先起骨拆肉,將部份肉攪拌成漿隔走筋位,再放入淮山等配料煮成湯,最後加上燕窩便成。「鷓鴣湯不耐放,製作又麻煩,加上後生一輩未必認識這個菜,所以願意做的師傅不多了。」鷓鴣湯較雞湯更鮮甜清淡,「陸羽茶室」都有這懷舊菜,但這個質感較稠身。

官燕鷓鴣粥 每位$600

先將鷓鴣起骨拆肉。

將部份肉攪拌。

成漿後隔走白色的筋位,放入淮山等配料煮成湯,再加上燕窩便成。

講擺位 炸子雞要先起骨

擅做懷舊菜的梁師傅,在灣仔福臨門由三鑊升上大廚,工作整整21年,為何去年決心離開?「福臨門不需太多變化,就算做一個炸雞,幾十年來都要用同一做法,你吃了廿年炸雞好悶,做過另一個方法可以嗎?它不需要這樣改變,尤其是鮑參翅肚、荷葉飯等這些主打菜式,多年來做法如一。不是說它不會改變,只是步伐較慢。」那有甚麼要適應?「我仍會堅持保留福臨門做法,只不過嘉麟樓始終是酒店,在擺設上會要求點綴,或者較精緻,福臨門風格是硬橋硬馬,不喜歡擺設,這個要時間適應。」福臨門的炸子雞向來有獨特擺法,會將雞腿放在中央,左右外向,那現在擺法相同嗎?「吃炸子雞連骨食比較有汁水,會較好味。不過,這裏的外國人太多,不喜歡有骨,所以始終要跟這裏文化,要起骨,所以擺法亦會不同。」

福臨門的炸子雞向來有獨特擺法,會將雞腿放在中央,左右外向。

擅長做懷舊菜的梁燊龍,在福臨門工作21年,去年過檔嘉麟樓。

嘉麟樓
尖沙嘴梳士巴利道22號香港半島酒店1樓

記者:何嘉茵
攝影:劉永發
編輯:陳漢榮
美術:黃創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