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綫《東張西望》藉比較母乳和奶粉為名,在8分鐘的專題「報道」環節中,大力吹捧奶粉的好處,形容餵母乳是「追潮流」,聲稱母乳營養不及奶粉多、接種疫苗已可獲與母乳抗體相同的保護,甚至拒絕母乳育嬰協會受訪,只讓奶粉商在節目控訴政府規管太嚴格,激起逾百港媽連日向通訊局投訴節目失實誤導。事實上,近年市民投訴《東張西望》失實的個案有增無減,4年間飆升2倍;若以宗數計,單是今年首3個月,已創4年來新高,較去年全年激增3倍,而自2013年至今,近88%的投訴宗數,都是不滿內容不準確。
《蘋果》向通訊辦查詢《東張西望》過去5年的整體投訴數字,以及其內容不準確的投訴數字。通訊局回覆指,自2013年至今(13日),《東張西望》整體投訴個案有353個,當中67個(佔19%)投訴其內容不準確;但以宗數計,2013年至今的31,136宗投訴中,則多達27,517宗(佔88%)投訴內容不準確。
市民近年投訴《東張西望》,除以失實投訴比例佔多,今年的失實投訴宗數,更飆升至4年來新高;正因上周播出的〈母乳VS奶粉大比拼〉專題,惹來大批母乳媽媽不滿,推高今年首3個月的失實投訴至174宗,較去年全年的43宗,急升3倍,升至2013年以來高位。若以個案計,失實投訴由2013年的8個,升至2016年的25個,4年間飆升2倍,單是今年首3個月已有5個。
大氣電波是極其珍貴的社會資源,因只有部分頻譜,才可用來傳送電視訊號,故僅限持牌機構使用,而因免費電視訊號容易接收,相當「入屋」,很多家庭觀眾均能收看,故免費電視台播放的節目,須受較嚴謹的法例規管。不過現時規管免費電視節目的《電視通用業務守則—節目標準》中,要求節目內容須準確無誤的第9章第1A段條文,原來不規管「資訊娛樂節目」中個別的時事環節是否準確。
《東張西望》經常在節目加插時事環節,惟過去4年被投訴內容失實的67個個案中,只有極少數能夠引用《守則》第9章第1A段來懲處。其中1次是2013年11月5日播出的《東張西望》,當時無綫利用整個半小時節目時段,力撐梁班子不發牌予港視,其間錯誤引述資料,於是通訊局將整集《東張西望》歸類為「時事節目」,結果成功引用《守則》第9章第1A段,懲處無綫。
若「資訊娛樂節目」中有個別環節的內容失實,是否完全不受監管?翻查通訊局紀錄,原來當局曾引用《守則》中其他條文去懲處,但須符合特定條件。(詳見: http://bit.ly/2mUIu3v )
記者 李鈺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