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德沙田地皮 規定要建戲院選址錯配 大埔獨缺居民失望

啟德沙田地皮 規定要建戲院
選址錯配 大埔獨缺居民失望

【本報訊】香港曾被譽為東方荷李活,但戲院座位數已較高峯期銳減七成。政府昨公佈會在啟德和沙田兩幅將推售的商用地地契加入條款,必須設立電影院,又擬於西九等地建戲院。業界認為政府拖拉多年,是時候撥亂反正助增設戲院。選址也遭詬病「錦上添花」,因選址均有戲院,反而無戲院的大埔區卻不受惠。
記者:佘錦洪

據商經局提交立法會文件,全港電影院數目由1993年高峯期119間,跌至2016年僅48間,座位數目亦從當年121,885個銳減至僅36,531個。為推動電影發展,商經局昨公佈已物色兩幅分別位於啟德及沙田的商用地皮,計劃在地契加入條款,必須設立一個有一定座位數目的電影院,相關部門正作技術性評估,最快數年內推售,但未有公開確實選址。

加入新條款的啟德商用地確實選址未公開。

沙田UA戲院料明年中開幕,將要面對新戲院競爭。

東涌唯一的戲院東薈城UA上年中結業,市民大排長龍入場告別。

業界倡限制租金

局方表示,成功投標者及其後持有地段的任何人士,不得在首7年內更改電影院作其他用途或減少最低座位數目;日後即使獲批,亦須按當時的政策評估繳付土地補價。局方同時研究在啟德發展區旅遊中樞設置綜合式電影院的可行性,以及與西九文化區管理局探討在西九文化區預留地方興建電影院。
商經局局長蘇錦樑又指戲院發展迅速,現時18區中已有17區有戲院。不過,翻查各區資料,雖只有大埔無戲院,但其實人口稠密深水埗區,也只有一間,座落又一城,其他如中西區也集中於中區。今次受惠區分,如西九文化區所在的油尖旺角座數最鬆動,平均僅33人爭一座位,包括啟德在內的九龍城區亦只是257人爭一個位,僅有兩個戲院沙田區平均690人共享一席。
香港電影工作者總會會長吳思遠稱早於4年前已向政府建議有關政策,認為有足夠戲院方可容納更多本地電影上映,「拖拖拉拉幾年,有眉目總算係好事」。導演張堅庭亦指電影有社會功能,認為過去地產商為利益漠視市民娛樂需要,「𠵱家算係撥亂反正」。寰亞洲立集團榮譽主席黎筱娉稱,戲院需要大地方,卻未能支付高昂租金,故建議賣地條款加入租金限制,讓業界能夠承擔。
大埔區議員劉勇威對政策失望,因大埔有逾30萬人口,但居民要看電影卻要跨區到北區或沙田馬鞍山,會在區議會中跟進。沙田區議員衛慶祥表示,居民欠缺戲院問題由來已久,直到有消息指明年UA戲院將完成重建,政府卻才引入新戲院作競爭,「最需要時候又唔做」。深水埗區議員袁海文亦指,又一城戲院對荔枝角、長沙灣等地區居民絕不方便,曾向城規會反映意見,但最終無下文,會再跟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