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聯合行動主辦的「2017特首民投」已開始,手機平台會投票直至3月19日晚上10時,設於港大的實體票站會開放至當日晚上11時。現在投票的人還不是太多,通常選戰的高潮會是各候選人電視辯論之時,相信遲一些,當選情更激烈的時候,參與的人會更多。有十個理由市民應參與「特首民投」。
一、官方的特首選舉只有1,194名選委有權投票,絕大部份港人被排除於外。特首民投讓所有18歲以上的香港永久性居民可以在此影響香港至關重要的事上表達自己的想法。
二、今次民間投票加入了逆向投票,市民可就每一名候選人表示支持或反對他 / 她當下任特首,也可投棄權票。有研究顯示,在兩極化的社會,能帶領社會走出紛爭的政治領袖,不是來自兩邊陣營,因他們或有很多人支持,也會有很多人反對。他最好能有不少人支持,但也不能有太多人反對他。這正是香港現今的寫照,故加入逆向投票能幫助港人很好地思考我們需要怎樣的人來當下任特首。
三、市民不用只選三位候選人其中一人,而是可以反對所有候選人,也可接受每一名候選人,或有不同的組合,故投票結果能更立體地反映市民的選擇。
四、上一屆特首選舉的民間投票,沒有選委承諾會按民間投票的結果投票,但在今屆選舉,已有至少27名選委公開承諾,如果沒有證據顯示投票系統受到干擾,影響其可信性,及有100萬或以上市民參與投票,他們絕對願意按民間投票的結果投票。因此,參與民間投票是能夠直接影響選委的決定,以至選舉的結果。
五、也有近300名選委公開表明會以民間投票結果為主要參考。中央政府官員多次強調下任特首的其中一個條件是要得到香港市民擁護,而過去的特首在選舉前都是民望最高的候選人。因此,可能還有更多選委會受民間投票的結果影響,而改變他們的最終投票決定。更何況今次選情激烈異常,勝負可能只在數十票之間,市民雖不能直接在特首選舉中投下一票,但只要參與特首民投的市民夠多,結聚起來,還是有可能左右大局。
六、香港的民主運動離目標還遠,但要堅持走下去,直至我們達成最終的目標,就必須繼續強化香港的公民社會。特首民投是完全由香港的公民社會所組織,包括所有需要的資源。這可展示民間的力量,有能力建立平衡的機制去制約官方的機制,也可彰顯公民社會繼續推動民主的決心。市民若能積極參與民間投票,有助香港公民社會繼續建立起強大的力量。
七、一天香港還未有真正的普選,港人可能還需依靠民間投票來凝聚民意。電子投票系統是很有效率的方法,但科技發展迅速,舊的系統必須時常更新。上一次民間投票已是約三年前,現在參與民間投票,能幫助電子投票系統的發展變得更成熟。
八、民間投票亦是一種非暴力抗爭的方法,市民可以透過此機制以和平方法表達他們反對現行不民主的選舉制度的意見。市民積極參與,有助非暴力抗爭的精神在香港社會扎根。
九、策略投票是非暴力抗爭的重要工具,因今次特首選舉選情複雜,市民要很仔細思考如何投票,才能達成他們最希望達到的效果。特首民投讓市民在下一次官方的選舉來臨前,先有機會鍛煉策略投票的思維。
十、對於一直爭取民主的港人來說,即使民間投票不能帶來一絲改變,投下一票,證明我們還未有放棄。只要我們沒有放棄,就仍然有成功的機會。
戴耀廷
港大法律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