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眼監控 無助減蘇豪垃圾中環居民:老鼠似貓咁大隻

天眼監控 無助減蘇豪垃圾
中環居民:老鼠似貓咁大隻

【本報訊】食環署去年12月底在中西區、深水埗區、元朗區等6個垃圾黑點各啟用兩部網絡攝錄機(CCTV),打擊違規丟垃圾。實施近3個月,中環蘭桂坊、蘇豪區的垃圾仍堆積如山,阻塞行車路,車輛需躲避才能通過。有中環居民形容中環的老鼠「好似貓咁大隻」,指署方裝置攝錄機的位置對改善衞生問題無幫助。
記者:廖梓霖

食環署去年12月30日在6個垃圾黑點設置網絡攝錄機,打擊個別地區的衞生問題。中環蘭桂坊和蘇豪區餐廳、酒吧林立,向來是違規棄置垃圾黑點,署方在士丹頓街2至4號已婚警察宿舍側巷、必烈者士街前城皇街垃圾收集站附近各安裝兩部網絡攝錄機,24小時捉垃圾蟲。計劃實施至今近3個月,裝置攝錄機的位置不見違規棄置垃圾,而蘭桂坊、蘇豪區晚上衞生惡劣的情況依舊。

議員促增巡邏檢控

記者所見,蘭桂坊中央廣場、砵典乍街一帶,食環署擺放的垃圾桶在深夜全部「逼爆」,除了啤酒樽外,不少是用黑色膠袋包裹棄置的大型垃圾,有坐墊、家居廢物,更有用簡體字寫上「飼料」的廢料被丟棄。在中環伊利近街,數十袋大垃圾一度佔據了整條行車路,的士、私家車等車輛駛近,需減速避免輾過垃圾袋,行人經過亦需提神。酒吧、食肆林立的荷李活道,棄置的紙皮箱散滿一地。深夜到伊利近街收集垃圾的外判清潔公司員工指,裝置攝錄機後的垃圾量未見減少,坦言有時垃圾太多,人手不足,「惟有加快腳步執快啲,冇辦法」。
中環區議員、立法會議員許智峯指,安裝攝錄機的兩個位置衞生情況有改善,惟其他區域,如荷李活道近卑利街交界、士丹頓街附近的垃圾量卻顯著增加,顯示違規丟垃圾的黑點有所轉移。他稱安裝攝錄機欠阻嚇力,促政府在凌晨時分增加巡邏檢控人員,即場檢控違例人士。
在中環居住的Doris指,街上垃圾量無減少過,她指,政府早前關閉了城皇廟垃圾收集站,居民需改道至堅道棄置垃圾,惟路途遙遠,甚為不便,不少人貪方便將垃圾隨意棄置在路上,「因為佢哋覺得夜晚會有垃圾車嚟收」。她晚上歸家時曾目睹如貓般大的老鼠走過,非常恐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