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元打本開雜貨舖創出三星萬億王國

200元打本開雜貨舖
創出三星萬億王國

【本報訊】南韓三星集團面臨前所未有的危機!繼去年發生Note 7電池問題爆炸事件後,三星第三代接班人李在鎔捲入南韓總統朴槿惠「密友干政」醜聞,遭落案起訴行賄及挪用公款。作為南韓最大財閥的三星,會否步向衰落,翻身無望?
現時市值超越2,000億美元的三星集團,為李在鎔的爺爺李秉喆於1938年3月創立,他只用了3萬韓圜(約26.2美元;203港元)在大邱開設「三星商會」糧油雜貨舖。李秉喆當時也玩食字,「三」韓文意思與「大」相近;「星」則代表永恆閃燿,「三星」喻意強大兼永恆照耀的意思。
過去79年以來,三星與南韓其他財閥一樣,於韓戰後強大起來。當時南韓政府為提振經濟,向部份國內企業提供資助和低息貸款,讓它們成為「經濟火車頭」,隨後發展成為今日的財閥。集團由中韓貿易、麵粉加工和釀酒等擴展至製糖、紡織、化肥和化工,再轉戰家電及電子零件,逐步建立「三星共和國」,南韓民眾由出生到死亡,也被集大財閥業務包圍,從出世、上學、住屋、保險、銀行、手機等生活大小事,也跟三星集團有關。由糧油雜貨舖起家的三星,業務範圍滲入各階層生活。集團從中韓貿易、麵粉加工和釀酒,擴展到製糖、紡織和化肥,建起自家的生產與銷售鏈。
上世紀70年代,三星開始對重工業、化工和石化產業投資,及後80年代初期遇上家庭電器生產的機遇,集團進入另一個興盛期,生產電視、洗衣機、雪櫃和微波爐,並進軍家電出口市場。80年至90年代,三星集團步入全球化市場,並發展電子業務,包括成立三星數據系統(其後改名為三星SDS);還有1983年開始生產首部個人電腦。

三星電子最新市值增至約1.9萬億港元。

三星汽車執笠成最大敗筆

1987年11月,創辦人李秉喆離世,三子李健熙接班,出任三星集團會長。李健熙掌舵三星,涉獵汽車和石化產業,使三星成為「綜合企業財閥」。然而,亞洲金融風暴重創了南韓經濟,三星集團也負上巨額負債,瀕臨破產。旗下三星汽車更執笠,成為集團成立以最大敗筆。集團在千禧年後的數碼時代,重振聲威。公司專注發展旗下智能手機、半導體和液晶體電視等消費電子產品。
2003年在首爾掛牌的三星電子,於2006年1月公司市值衝破1,000億美元(7,800億港元),亦超越日本Sony市值。2009年以1,102億美元市值,追過英特爾成為全球最大半導體生產商。三星電子最新市值(截至上周三)增至逾2,400億美元(約1.9萬億港元),佔南韓股市總市值約18.16%。
三星電子去年全年經營利潤達26.4萬億韓圜,佔南韓GDP約5%。三星電子大舉進軍智能手機市場,帶領業務走上高𥧌,從美國蘋果公司iPhone搶奪市場份額,成為全球智慧電話市場一哥。市場調查機構IDC數據顯示,截至去年第三季,三星智慧手機全球出貨量仍穩奪首位,佔比約21%,蘋果公司市佔率為12.5%,華為緊隨其後排第三。去年首季三星出貨量最高見23.7%,主因Galaxy S7和Galaxy S7 Edge兩款新機非常受歡迎。三星電子在智慧手機業界創出成績,公司採取「海量」機款戰術應記一功,內地手機生產商也仿傚這一招。
綜合市場調查發現,三星電子去年推出智慧手機款式最多,合共31部(撇除美國地區型號);聯想去年推出26部智慧手機;中興則推出了24部。蘋果公司去年只推出了3部新機。儘管三星去年第三季發生Note7電池問題爆炸事件,三星的市佔率及品牌價值未有太大影響。InterBrand調查發現,三星的品牌價值為518億美元,按年升14%;全球排名第7,並且於過去10年來維持最有價值品牌的首十名以內。

【話你知】三星由士多變財閥 萬億市值如何煉成
http://bit.ly/2mprBN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