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亂局 中國是大輸家(資深傳媒人 盧峯) - 盧峯

朝鮮亂局 中國是大輸家
(資深傳媒人 盧峯) - 盧峯

朝鮮半島已取代中東地區成為全球衝突熱點。既有金正恩這位金家王朝第三代不斷攪局,又暗殺兄長金正男又一再試射彈道導彈,視聯合國決議及國際制裁如無物,至於跟馬來西亞的外交糾紛(互相挾持公民及驅逐大使)已算小兒科。南韓只稍稍好一點,內部方面朴槿惠總統彈劾案將有結果,政局誰主浮沉不清不楚,對外則因為落實部署薩德反導彈系統跟中國關係緊張,中國政府不但施以強大的外交壓力要首爾政府臨崖勒馬,更半明半暗向南韓實施經濟制裁,包括勸喻中國旅行社停辦韓國旅遊團,抵制韓劇、韓星等。
今次朝鮮半島政經亂局如何演變、收場仍然不清楚,但從目前的情勢來看,最大的輸家不是南北韓、日本,更不是遠在萬里外的美國,而是鄰國中國。只要看看中國外長王毅煞有介事的說朝鮮半島局勢像兩列火車快要相撞要來個雙停(南韓停止跟美國軍演,北韓停止發展核武)就可知道中國高層對局勢有多焦急。

北韓不再按中國指揮棒起舞

日本、南韓當然對北韓再射導彈有反感,但兩國只要求聯合國討論及制裁,沒有露出面對巨大危機的急躁,美國特朗普政府更沒當一回事;只有中國政府在跳腳,要各方立即降低敵對行動。這樣的反應說明中國深知朝鮮亂局對自己最不利。
近幾年朝鮮局勢變化的確對中國不妙,大大削弱了中國在半島以至東北亞地區的威信與影響力。在金正恩接班父親金正日任最高領導人以前,中國憑藉對北韓的影響力成為處理朝鮮核危機不可或缺的要角,美國及西方國家把北京視為控制北韓核武計劃的鎖匙,認為只要中國施加適當的政治經濟壓力就不愁北韓不俯首聽命。那時北京儼然是朝鮮核問題六方會談的推手,相關國家都要到北京跟中國打交道及收取情報。
誰知六方會談一直沒有實質成果,北韓始終沒有放棄核武及長程導彈發展計劃。到金正恩上台後,北韓在核試及試射導彈方面更肆無忌憚,中國政府一直奈何不了,連對他的動向也不大清楚。這樣下來,中國在朝鮮半島的特殊戰略地位已自動消失,國際社會也看清楚北韓根本不會按中國的指揮棒起舞,令中國威信及影響力大減。
更糟的是,過往南韓政府希望藉中國之力約束北韓,從而減低北方來的軍事政治壓力,並可以減少對美國的倚賴。被停職的南韓總統朴槿惠前年到北京出席抗戰勝利70周年紀念活動打的就是這個算盤。可是,北韓的威脅不但沒有因中國南韓修好而減少,反而不斷上升,南韓朝野為了自身的安全及穩定只好再調整政策,重回美國的懷抱,倚賴美國新保護傘──薩德反導彈系統,同意盡快部署以截擊北韓的短程導彈。
對中國而言,南韓落實部署薩德系統不但反映中韓政治關係倒退,更意味美國的軍事威懾力直達政治中樞北京及東北、華北大部份地區。即使美國及南韓表示會收窄雷達覆蓋範圍也不能令中國安心,中國政府仍盡一切努力逼南韓放棄。可惜北韓一再試射導彈,朝鮮半島局勢始終沒有好轉,南韓有逼切理由進一步靠攏美國,強化軍事關係及加快部署薩德系統。
新一輪朝鮮半島危機既讓人看穿中國對金正恩沒有影響力,又無法拆散美韓軍事同盟,南韓甚至更明確成為美國在東北亞大陸的前沿基地。面對這種全盤皆輸的困境,中國怎能不五內如焚。

盧峯
資深傳媒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