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談「特」式經濟:減企業稅利回流宜增簽證專才

專家談「特」式經濟:減企業稅利回流
宜增簽證專才

美國總統特朗普上任七星期,已經着手推了幾項重要政策,其中減企業所得稅一項更是令美國股市愈升愈有,到底在「特式」管治下推出的措施,對於美國經濟有何影響呢?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周三舉行的經濟展望會議以「Tweetonomics」(推特經濟)為題,大談特朗普新政對美國及加州經濟影響。
駐洛杉磯記者:張紫茵

據UCLA安德森預測(UCLA Anderson Forecast)的最新報告,「特式」管治下將會大減公司稅以及個人薪俸稅,料庫房每年將減少5,000億美元(約3.9萬億港元)稅收,預期未來三年實際國內生產總值(real GDP)增長分別2.4%、3%以及2.2%,料失業率於2018年底降至4.1%。不過,UCLA高級經濟學家尼克爾伯格(Jerry Nickelburg)對於加州的經濟預測,則較上一份報告有所下調,原因是加州已經接近全民就業,「特式」經濟為加州帶來的刺激有限,加上遺返無證移民,將會影響加州的低技術行業如食品加工及紡織業。

《蘋果》亦於會後專訪經濟學家講者俞偉雄(William Yu)。俞教授表示,「特式經濟」下影響最大的一定是減企業稅,現時美國全國平均企業稅高達39%,為經濟合作及發展組織(OECD)的全球39個成員國中最高。舉例來說,愛爾蘭的12.5%稅率就令美國的企業稅顯得過高。在全球經濟一體化下,不少企業總部都傾向設於低稅率地區,所以特朗普減企業稅的措施,將會有助企業回流美國本土,改善國內投資環境。至於個人薪俸稅減免或會短期利好,但長期影響卻有限。

貿易政策方面,特朗普一上場即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協定(TPP),加上與中國的火藥味濃,令市場擔心未來貿易政策的走向。俞教授指,目前中美仍是雙方最大貿易伙伴,仍然能夠理智相對,未必會演變成貿易戰。但中國在貿易方面的保護主義仍會引起美國不滿,所以未來應要談及更公平的貿易條件。由於加州洛杉磯經濟依賴港口及機場貿易,最大的經濟伙伴亦是中國,「一旦中美貿易關係出現變數,洛杉磯經濟將會首當其衝受影響。」

特朗普上場後的移民政策引來極大爭議,將低技術無證移民遣返,對加州的經濟造成很大影響。俞教授則認為,遣返無疑是令到低技術勞動人口減少,不過另一方面,本土低技術勞工將更渴市,有助他們爭取更好的薪酬及福利;所以後果好壞參半,最後是以政治因素定奪。反而對於美國經濟真正有影響的,是拿工作簽證H1B的專才,不少都是來自世界各地、在美國高等學府完成學業後在美發展。他認為特朗普若保留或增加此類型的移民,對於美國的技術及經濟均能帶來正面影響。他亦不認同地方政府與聯邦政府搞對抗,因地方政府仍然需要聯邦政府的資金幫助發展。

近日鬧得熱沸沸的醫療改革,俞教授表示國會提出來的方案仍是草案,未來仍會有修定空間,而改革只是資源重新分配,對經濟的影響有限,反而是政治因素居多。而於加州參議員拉臘(Ricardo Lara)提出的單向支付給政府(Single Payer Healthcare System),俞教授認為根據美國過往歷史,要全國推行幾乎是沒可能的事;但若然特朗普的醫改將決策權下放州政府,加州亦有機會可以實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