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30分鐘存活關鍵

黃金30分鐘存活關鍵

【本報訊】胎盤剝落是產科極高危的罕見緊急事件,有婦產科專科醫生表示,胎盤剝落可令胎兒缺氧,徵狀包括胎兒心跳急速下跌。若由胎兒心跳開始下跌時,能於15分鐘至30分鐘內出生,生存機會相對較高,併發症風險較低;若超過30分鐘後才出生,或會對腦部或其他器官造成永久性傷害,生存機會也較低。

產房可持續監察心跳

正常情況下胎盤在胎兒出生後才從子宮壁剝離,在孕婦宮縮下排出體外。婦產科專科醫生靳嘉仁表示,胎盤剝落病因不明,高危因素包括孕婦患高血壓、曾接受催生、缺乏某些維他命等,但大部份胎盤剝落的孕婦沒有高危因素。
他指,胎盤剝落病徵包括孕婦子宮強烈收縮,「子宮硬到好似木頭」、孕婦肚劇痛、或有陰道出血,及胎兒心跳減慢,「心跳好似跳崖」,突然由每分鐘120或130次,急跌至每分鐘20至30次,甚至只有10多次。若由胎兒心跳開始下跌,能於15至30分鐘內出生,胎兒生存機會相對較高,出現併發症風險較少。但若當時沒有持續監察胎兒心跳,「當診斷到心跳慢,都唔知慢咗幾耐,就算臨尾BB好快出到世,前面損失咗嘅時間追唔番,唔知救出嚟會點」。
靳嘉仁表示,產房監察一般較產前病房好,如有儀器持續監察胎兒心跳及孕婦子宮收縮情況,可及早發現問題,為孕婦助產或做剖腹產子手術,但產前病房一般只由醫護人員每隔一段時間為孕婦及胎兒檢查。
■記者陳沛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