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錯心 官裁病人死於自然

換錯心 官裁病人死於自然

【瑪麗手術】
【本報訊】瑪麗醫院2013年為A+血型的59歲末期心衰竭女病人換心,卻植入一個AB+型血心臟,女病人術後8個月死於肺炎,專家醫生指無論涉及的3間醫院都沒留意兩者血型不脗合,屬多方面出錯。死因裁判官昨裁定病人死於自然,指前線醫護人員一心二用才造成無心錯誤,更讚賞操刀醫生知悉血型不脗合後當機立斷繼續手術。

專家:未找到肇事原因

威院內科及藥物系主管陳日新顧問醫生昨作供指,核對捐贈者及受者血型是常規做法,但捐贈者醫院及手術團隊都沒留意,屬多方面出錯,而他亦未能從醫療紀錄找到肇事原因。陳指即使進行血液不脗合換心手術,術前會為病人洗血及檢查抗體數量。但他補充,醫學文獻顯示過往有94名成年病人接受血型不脗合的心移植手術,生存率與一般換心病人分別不大,而無論血型脗合與否,病人都要服抗排斥藥。死者袁惠芬同年11月發現有肺炎,但陳指死因與院方無心之失沒直接關係。
死因裁判官嚴舜儀昨指院方工作系統確有不足,前線醫護人員知悉捐贈者及死者血型不脗合,但他們在非正規工作系統下須兼任心移植聯絡工作,需一心二用,造成無心錯誤,操刀醫生知血型不脗合,當機立斷繼續手術。嚴官認為死者服抗排斥藥令抵抗力下降,最終死於嚴重真菌肺炎,但與她術後初期接受抗排斥治療無關,裁定她死於自然。死者丈夫則認為裁決屬意料之內。
女病人袁惠芬2013年5月因心衰竭在葛量洪醫院深切治療部留醫,她在換心輪候冊排首位。同年5月20日,護士收到伊院來電,指有心臟捐贈,為AB+血型。護士致電袁主診醫生范瑜茵,范問護士「乜AB+可以畀A+?」,指護士答「得嘅」,故認為可將心給袁。袁翌日轉至瑪麗醫院,手術時始發現血型不脗合。袁術後心功能好轉,8月出院,11月再入院,至2014年1月死亡。醫管局組成調查委員會,倡增專責心移植聯絡員工,心輪候名冊病人資料電腦化,建議已落實。
案件編號:CCDI88/14
■記者戴國輝

死者丈夫認為裁決屬意料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