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院事故】
【本報訊】將軍澳醫院發生開院以來最嚴重白內障手術併發症個案。一名92歲老翁上周三於該院接受右眼白內障切除手術後,因傷口含膿及視力下降,需往聯合醫院接受摘除眼球手術,右眼視力全失。將院今年1月初亦有兩名73至75歲男人在白內障術後有輕微炎症,將院行政總監譚錦添指,已暫停該院白內障中心運作直至下周一,以便消毒及收集樣本化驗,但聲稱事件與手術室環境或醫護經驗問題無關。
白內障中心暫停運作
譚錦添稱,該名患糖尿病老翁在上周三到將院接受右眼白內障切除手術,4日後傷口含膿、視力下降,再到該院急症室求診,其後轉送聯合醫院眼科病房,接受抗生素治療。老翁病情不斷惡化,本周二接受緊急眼球摘除手術,術後情況穩定,但右眼視力無法復原。病人眼部樣本同日化驗,顯示含肺炎鏈球菌。
除上述個案,今年1月初將院有兩名73至75歲男人在白內障手術後有輕微炎症,經抗生素治療後已完全康復。將院感染控制主任馮秀珍承認,該院過去6年沒發生過嚴重白內障手術併發症個案,今年接二連三出現個案,很不尋常。該院昨午與衞生防護中心及醫管局人員視察白內障中心及模擬手術運作,對方大致滿意將院表現。食物及衞生局副局長陳肇始表示關注事件,會密切留意事態發展。
將院白內障中心已暫停運作,50位已預約進行手術的病人需在下周二後接受手術。該院亦聯絡62名在上周三至前日曾在該院接受白內障手術病人,安排醫學監察。
眼科專科醫生羅智𥧌表示,白內障切除手術併發症的機率約為一萬分之一。絕大部份併發個案接受抗生素治療後就康復,每十名患者約只有一人需接受俗稱「挖眼」的眼球摘除手術,切清病人眼部的角膜、虹膜等,杜絕細菌上腦風險。他認為將院接二連三出現併發症個案,反映院方需檢討醫療程序。
■記者于健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