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闊天空:信口開河 - 鍾尚志

海闊天空:信口開河 - 鍾尚志

在醫學院三年級的時候,藥理學的奧馬尼教授講課從來不用講稿。他上課時,習慣在講壇的一邊踱到另一邊,侃侃而談,間中把重點的關鍵字用粉筆寫在黑板上,或停下來和同學說說笑,一小時的課不知不覺就過去了。
當年我有幸在奧馬尼教授的實驗室做過一點研究工作。教授對年輕研究人員的要求是嚴格的,實驗固然是一絲不苟,研究報告的一字一句也極嚴謹。奧馬尼教授的實驗室有一條不成文規定,就是研究結果經教授審核後,由負責實驗的人員發表;背後的理念除了「文責自負」之外,亦是對後輩的鼓勵和鞭策。教授極重視我們的表達能力。他認為在講台上低頭看着稿子一字一句的念是不尊重聽眾,要求我發言時也和他一樣,不看講稿。
那時我的英語還是結結巴巴,一想到要在眾人面前發言已經驚出一身冷汗。為了達到教授的要求,只好把講稿整理好,抄在5吋乘7吋的卡紙上,背熟再背熟。發表報告前的幾個晚上,我都在都柏林寒風凜凜的街頭踱步,每經過一盞街燈朗聲背一小段講詞,坐在街頭的醉漢大概以為我是精神病患者。
不看講稿發言,可以和聽眾有更多的眼神接觸,說服力較強。自從那一役之後,無論是報告病歷、發表報告、講課、演說,多年來我都依從奧馬尼教授的指示,要求自己不看講稿,直接面對觀眾。講稿不是沒有,只是放在口袋裏,不拿出來而已。
出過亂子沒有?某年在中文大學的畢業典禮上,醫學院院長漏念了程序的一小段,差點累得幾位同學不能畢業!

鍾尚志教授

想輕輕鬆鬆健康啲,記住留意健康蘋台
http://health.appleda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