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西南北:《郵報》喚起知的權利(安裕) - 安裕

東西南北:《郵報》喚起知的權利
(安裕) - 安裕

美國社會對傳媒別有一種情懷,尤其是在大眾文化層面。說的是電影作品,新聞記者而不單是新聞行業,往往以正面形象出現銀幕之上。這比起正面形象亦入於「較多」一類的議員與總統,新聞記者總的而言是掌門人的數量。影迷熟悉的《搶閘新聞眼》(The Paper)是其中之一,再下來是早成經典的《驚天大陰謀》(All the President's Men)。威廉赫特(William Hurt)的《富豪浮雲》(Broadcast News)則是說新聞這行頭從沒苟且求其博懵偷雞。各表一枝的是《超人》(Superman),超人在地球的身份是記者,是否意在言外,可以各自表述的了。
這些情狀,固與開國元勳杰斐遜的「要報紙不要政府」論有關,也和近百年美國社會嬗變有聯繫,就算是日常生活也密不可分:初中生在社區兼職派報之後才上學,小小年紀就與模糊的「傳播媒體」拉上關係。美國大部份地區一城一報的營運生態,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傳媒在社區的定位:不僅是消息的傳遞載體,更是社會的另一個消息發放渠道,是不受官僚體系控制的言論及制衡空間。所以《搶閘新聞眼》採訪主任為了新聞與經理鬥法成為片中結局的英雄人物;《富貴浮雲》女監製為了新聞質量送走一段美好的感情。如此內容,不免予海外影迷出人意表之感,可是卻也反映美國大眾文化裏對傳媒的專業和道德期許。
去年大選前後,美國社會出現批判主流媒體的一股浪潮,特朗普持續炮轟部份媒體「造假」,在美國掀起半世紀未曾得睹的炮打自由主義司令部。這股攻擊的客觀效果,是否定美國傳媒在持守公義的多年表現。這引起了包括保守派媒體新聞記者的反彈,認為特朗普此舉踩過界。就在劍拔弩張之際,傳出史提芬史匹堡拍攝《郵報》(The Post)的消息。主角是湯漢斯飾演《華盛頓郵報》總編輯布拉德利,梅麗史翠普飾演該報發行人凱瑟琳格拉咸。劇本內容甫聞之下出人意表,不是講推倒尼克遜總統的水門案,而是七十年代初的《五角大樓文件》。
史提芬史匹堡緣何捨棄《華盛頓郵報》獨家光榮的水門案,而取不是第一家刊登的《五角大樓文件》,可謂令人大惑不解。《五角大樓文件》原名是《美國─越南關係,1945-1967:國防部研究》(United States and Vietnam Relations,1945-1967:A Study Prepared by the Department of Defense),是美國介入越南的官方絕密文件,《紐約時報》取得文件後,於1971年6月13日率先刊出。當時正值反戰高𥧌期,文件見報後轟動全球,尼克遜政府要求暫停刊出。6月18日,《華盛頓郵報》刊出自己基於《五角大樓文件》的報道。公開美國自四十年代到六十年代的越南政策,當然是大新聞,但最先曝光的是在《紐約時報》,為何史提芬史匹堡會拍這份文件而不是水門案,這是一個相當有意思的話題。

言論自由與監察政府的另類戰爭

即使是《華盛頓郵報》有關這部電影的相關報道,也沒有更多的解說。然而,從美國憲制的角度來說,《五角大樓文件》帶來的深遠影響,不獨是新聞報道這一層次,而是如何詮釋並肯定美國憲法當中關於言論自由的作用。筆者不是史提芬史匹堡肚內那條蟲,但官司打到美國最高法院的《五角大樓文件》刊行案,為美國言論自由立下不朽判例,光照千秋,事實上,比起尼克遜一人的去留,《五角大樓文件》案的歷史地位應較老尼黯然下野來得重要。從史提芬史匹堡的重塑歷史的幾部作品來看,這勢將是另一部的書寫歷史並企圖喚起美國人文精神的作品。這樣,話題又回到了原點:why?
美國是在狹義和廣義上的戰爭當中建立起來的國家,與歷史上的其他強權並無分別。狹義上的戰爭,是對內對外生靈塗炭的戰火;廣義上的戰爭,包括了美國內部各種意識形態衝突和爭論,黑人民權是其中,反對越戰是其二,中間牽扯的保守派與自由派力量交纏,長年爭論不止。最新的爭論,毫無疑問是特朗普上台帶來的變化。他批評一向是自由派佔多的傳播媒體,力度之大比起尼克遜有過之而無不及,選前到選後作風如一。這就使得媒體警覺這股風潮,行內龍頭《紐約時報》率先反擊,這場白宮Vs媒體的戰爭已經打響。這不是一間兩間媒體的公信力的榮辱之爭,而是一場被自由派目為關係到後世子孫的言論自由與監察政府的另類戰爭。
美國民主的其中一個「示範單位」是言論自由,這亦是四海皆重的一種自由。可以想像,一旦美國的言論自由遭到衝擊,對於美國社會內部的心理震撼有如核彈引爆,衝擊波深遠廣袤。此時此刻,荷李活三大自由派人物聯手開拍《郵報》,可說是對於當下美國傳播媒體飽受攻擊的回應:通過所能掌握的大眾文化此一強項,重提七十年代縱然如何陰霾滿天,仍有一群無畏無懼的新聞記者,親身實踐鐫刻着「吾等人民」(We the People)的美國憲法賦予的自由,監察政府,從極大的程度保障了國人知的權利。《郵報》開拍,凸顯這場看不到子彈硝煙的戰爭已經枕戈待旦,只待出擊。

安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