魑魅魍魎:鬍鬚的港交所爭議 - 十一少

魑魅魍魎:鬍鬚的港交所爭議 - 十一少

曾俊華與香港人拍住上,算是香港的一道曙光,先旨聲明他是本欄最心儀的候選人,不過回顧他擔任財政司司長期間,也有一些備受爭議的決定,尤其是他約十年前決定動用外滙基金入股港交所(388)的舉動更加毀譽參半,做法一度引來資本市場的質疑。
2007年9月政府突動用20多億元外滙基金,高調增持港交所至超過5%,刺激港交所股價升逾五成,港交所當時市盈率一度達100倍。政府入市港交所,時任財爺曾俊華承認是由他作決定,目的是為推動日後與內地交易所的合作,進一步鞏固香港的金融中心地位。但曾俊華這個說法根本難以成立,因入股港交所與鞏固金融中心地位,本欄看不出其關係。加上港交所董事局牢牢在政府掌控之中(6個股東選,6個政府委任,主席由特首委任,行政總裁又要政府批准),何需額外增持?

相反,這次政府直接入市在二手市場買股票,不但違反自由市場經濟最基本的原則,最終還弄出一堆春江鴨。即使政府高官的操守一流,做足保密工夫,但當政府大幅認購港交所的消息傳達至市場,有份幫政府認購股票的經紀和有關人士,亦可以利用消息圖利。事實上,政府入市前數星期,港交所股價持續攀升,股價屢創新高後仍有人追貨。

當時本地及外國傳媒對於政府入股港交所的評價,絕大部份是負面的,形容操作手法令香港的金融中心形象受損。一來政府現時是港交所的大股東,又是股票交易的監管者,兼且操控港交所董事局,已出現嚴重的利益衝突問題;二來政府委任的獨立董事,現在由於政府屬大股東,獨立董事已不再獨立。雖然後來政府放風暗示,入股港交所真正原因是有考慮、擔心不懷好意的資金「打埋伏」,分別由不同人士買入港交所,在適當時候聯手出擊,在港交所搞局。但這次鬍鬚為港交所「防洪」手法,也反映他在大事大非發生時,處理的手法也未必會跟規矩,起碼在港交所這件事上,既違背公眾利益,又漠視公司管治,未來如要把香港托負在他身上,也別期望過高。

十一少
http://www.fb.com/11mister
本欄逢周五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