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威爾斯親王醫院婦產科發生醫療事故,一名懷首胎的年輕孕婦,因醫護人員未及早發現她有胎盤剝落迹象,劇烈陣痛後仍要於產前病房等候3小時,直至胎兒被發現心跳急跌,才被送入產房產子,嬰兒因缺氧出生後3日死亡。威院婦產科部門主管張德康承認,當日產房逼爆,若能即時送孕婦入產房監察,相信能及早察覺有胎盤剝落迹象及為孕婦生產。
記者:陳沛冰
《蘋果》記者接觸到事主陳太(化名),33歲的陳太稱,去年10月27日早上陣痛入威院,檢查顯示胎兒正常,入住產前病房待產。翌日晚上約7時她開始感陣痛加劇及加快,醫療紀錄顯示痛楚達9級,「去到一個位我暈同抽筋,但都冇詳細檢查」,當時陳太擔心自己未必能捱過那種劇痛。
院方解釋產房逼爆
陳太丈夫問醫護太太可否轉到私家醫院生產,醫護人員指因太太宮頸已開,轉院有危險。院方為陳太登記入產房進行無痛分娩,但陳太仍要在產前病房等候。丈夫多次要求院方盡快送太太入產房但不果。一小時後醫生巡房檢查,指胎兒有心跳。
陳先生說,接近晚上10時,太太「忍唔住,頂唔順,再係咁唔掂」。醫護人員檢查發現她宮頸全開,但已量度不到胎兒心跳,約10分鐘後才送太太入產房,用產鉗輔助胎兒出生,因情況危急他不能陪產。嬰兒出生後院方即搶救,送入初生嬰兒深切治療部,可惜11月1日死亡。
陳太稱,院方指因她出現胎盤剝落,導致胎兒缺氧及器官衰竭。當日夫婦在威院看見產前病房爆滿,事後與院方會面,院方指當晚產房爆滿,人手等面對很大挑戰。陳太指,「醫院要去承擔責任,正視問題,唔可以因為資源問題,就犧牲任何生命。香港(政府)咁多錢,係唔係應該再睇吓醫療可以做啲咩,資源短缺已知,唔係冇方法或者將病人安全忽略」。他們已向立法會申訴部投訴。
陳先生表示,「我哋做晒所有產前檢查,好期待BB健康出世」,公立醫院不應因政策問題而影響生命,「我哋嘅不幸已經係事實,唔想延續不幸去其他產婦同BB」。
威爾斯親王醫院婦產科部門主管張德康稱,該孕婦沒長期病患,產前檢查正常,認為她屬低危。醫護人員未及早發現胎兒有問題,因孕婦胎盤剝落症狀不明顯。一般胎盤剝落孕婦會肚痛及陰道出血,該孕婦當時「作緊動肚痛」及沒明顯異常出血。晚上9時醫護人員為胎兒量度心跳,胎兒心跳正常;晚上10時發現胎兒心跳跌至每分鐘10多下,情況非常危急,即送她入產房生產。
張德康指,當晚7時已想送該孕婦入產房,但當晚產前病房及產房爆滿,不停有入院或緊急個案,如懷有早產嬰及雙胞胎的孕婦需處理,連麻醉科醫生正治理其他病人。他承認若當時能立即送孕婦到產房監察及無痛分娩,有理由相信可及早發現胎兒心跳有問題,能否搶救嬰兒是另一回事。